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75章 大料的来历

作者:爱吃草鱼 字数:1127 更新:2024-05-11 09:15:25

大料,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让无数人陶醉其中。然而,你知道大料的来历吗?它又是如何成为我国传统调味品的呢?本文将带你探寻大料的身世之谜。

大料,学名八角,又名茴香、八角茴香、大茴香等,是一种多年生常绿乔木。它的果实呈聚合果状,由多个小花组成,每个小花发育成果实后,呈八角形,故得名“八角”或“大料”。大料原产于我国广东省,后来逐渐推广至其他地区,如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我国人民逐渐发现了大料的独特香味和药用价值,使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

大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认为八角茴香具有神秘的驱邪作用,因此常用于祭祀仪式中。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使用八角茴香的记录。当时,人们将八角茴香作为一种珍贵的香料,用于烧香拜佛、祭祀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大料的烹饪价值,开始将其用于炖肉、炖鱼等菜肴的调味。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料开始广泛应用于饮食烹饪中。据《齐民要术》一书记载,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用大料炖肉的技术。这一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阿拉伯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逐渐影响到了我国,使得大料在烹饪中的使用更加普及。到了唐代,大料已经成为宫廷菜肴的必备调味品。当时的诗人杜甫在其诗作《赠卫八处士》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八角茴香能煮肉,更能消酒渴。”可见当时大料在民间也已经相当普及。

宋代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大料的栽培和应用技术传入了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如《宋史·食货志》记载:“占城(今越南)贡献,有茴香、八角香、丁香等物。”这表明当时占城已经种植并贡献了大料。同时,宋代烹饪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料在烹饪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各种菜肴的常用调味品。

明清两代,大料在烹饪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一时期,随着烹饪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料逐渐成为了各种风味菜肴的必备调味品。同时,明清两代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烹饪的著作,如《本草纲目》、《饮食调匀》等,对这些著作中,都对大料的烹饪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直到现在,大料仍然是各种风味菜肴的常用调味品。它独特的香味可以去除肉类和海鲜的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香气。在我国的川菜、粤菜、湘菜等各大菜系中,都可以见到大料的身影。此外,大料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祛风除湿、温中散寒等功效。

总之,大料从古代的祭祀活动中走来,逐渐成为了我国传统调味品。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我国人民掌握了大料的独特烹饪技巧,使其在各种风味菜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大料已经成为了千家万户厨房中的必备调味品,它的香味也成为了无数人怀念家乡的味道。在今后的日子里,大料将继续在我国的烹饪文化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传递着中华美食的魅力。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9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