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48章 承题

作者:三六九龄 字数:3919 更新:2022-12-11 20:11:12

第48章 承题

“就来。”夫人说道:“去叫奶娘抱上茹姐儿, 咱们看老夫人去。”

说完她牵起姚溪的手往外走:“你先前没回京的时候,老夫人见了我总要念叨你,说茹姐儿要是照着你的模样长准错不了。”

走到门口, 乳娘带着杜茹过来,夫人示意姚溪牵着杜茹的手往前走,她则带着丫鬟婆子走在后面紧跟着。

“嘘, 你们待会儿不要说话,”她道:“瞧瞧咱家老夫人能不能认出溪儿。”

“老夫人眼光毒着呢, 夫人等着瞧吧。”一个婆子笑着道:“不像……”

她想说:我们家老夫人才不像你们周家的公子哥儿, 见了人家姚家的嫡女千金小姐一口一个“小丫鬟”,这不是戳着人亲娘的心尖说看吧亲娘改嫁了亲闺女混的都好比丫鬟了。

真真是混说话。

但又想着周家的公子哪里是她们能说的,于是赶紧打住了话头。

杜家正房的暖阁里,杜老夫人喝姜茶,直到胃里暖了才拿起几上的点心吃了口,一抬眼瞧见俩穿着鹅黄小袄的丫头来了, 笑道:“茹姐儿来了,快抱到我身上来。”

婆子把杜茹抱到她膝头坐着,杜老夫人这才打量起另外一个丫头:“……这是?”

丫鬟婆子笑着说:“老夫人瞧不出来她?”

杜老夫人把杜茹挪到榻上坐着, 起身走到姚溪跟前:“孩子, 你是……”

这时候夫人跟进来了, 姚溪瞧了她娘一眼。

杜老夫人看着姚溪她娘, 拿帕子沾了沾眼角:“是不是溪姐儿回京了?”说完她眼中噙着泪花道:“可算是回来了。回来了好,回来就好了……”

她大抵是要和自家儿媳妇说说话,命丫鬟婆子将姚溪和杜茹带去外头花厅里玩:“给两个丫头穿厚些,仔细冻着。”

等人出去了杜老夫人问儿媳妇:“溪姐儿回来了, 亲家公也回来了吧?”

夫人点点头:“我爹年前一入冬就带着溪姐儿回京了, 彦哥儿也从外面回来了, 就差……”

她叹了口气道:“找了这么些年,溪儿她祖父还是没有没有音讯。”

提起姚春山,杜老夫人又是泪眼婆娑:“我来的路上听见有人说户部要求各地抽查核实各县州府人员的身份文牒,你回头跟你娘家哥哥周大人那头说一声,托个人情寻一寻,光靠咱们这两家的人手,找到猴年马月?”

“有这回事?”夫人微微一惊:“娘说的对,明日我哥哥打发人来接溪儿回去,我这就捎话给他。”

杜老夫人:“怎么你哥哥明日就来接溪姐儿?怕我老婆子苛待她不成。”她又道:“要不是姚墨那边没人了,我就让溪姐儿上老杜家的族谱,赶明儿给她说门好亲事,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以后她和茹姐儿两个互相帮衬着,我老婆子就不操心了。”

夫人含着泪花笑道:“我哥哥就是怕您老让溪姐儿做了杜家的孙女,我们周家对不住姚家,才不敢让溪姐儿在这边多留一日的。”

这就是玩笑话罢了。

“你就诳我老婆子吧,”杜老夫人笑道:“我知道你们周家个个都是做学问的,溪姐儿定是在周家上着学呢。”

夫人笑了笑道:“当年我爹为了找溪儿追到凉州,找到她回去之后睡觉也抱着吃饭也抱着,他从小把溪儿抱大的,离开她一天都不行。”

“我知道啊,亲家公因为这件事迁怒你和正宸,”杜老夫人说道:“多少年都不肯回京啊。”

本来周家老太爷就气自己女儿没有给姚家守节,改嫁到了杜家,这回丢了外孙女,更觉得没脸面对姚家,因此一怒之下带着姚溪一直在周家的原籍绍兴住着,好说歹说都不肯回京。

……

正月十七,白鹭书院开学。

继之前海量背诵和题海战术学了破题之后,温之雨一边讲《孟子》,一边穿插着讲做八股文如何承题。

承题嘛,就是接着破题那句话,重新着重说明一下,将破题未尽的意思加以说明阐述,用来补足和完善破题,再一次照应题意。

一般的做法就是将破题的句子中的紧要字眼,摘出一两个来,再说明一遍。

“卫景平,你站起来把《民既富于下》《三不待》中的承题句子背一下。”课上到一半,温之雨开始提问。

卫景平背出来之后,他又将潘逍叫起来:“看出这两篇是如何承题的了吗?”

潘逍抓耳挠腮:“承题就是承接之意,接上而生下……”

温之雨打断了他:“我讲过的东西,不用你再烫一遍剩饭,只说这两篇是如何承题的。”

潘逍答不上来。

温之雨看着卫景平:“还是你来说?”

卫景平拿不太准确地道:“这两篇中的承题,作者有意把重点引向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而淡化了文题在书中的原义,作者个人的主张在承题句中呼之欲出。”

这次,他生平头一次听温之雨夸了他一句:“悟,颖也。”

能悟到这点可以算是聪颖了。

“用什么办法承题?”温之雨又点了宋玉临起来回答。

宋玉临答道:“承题的做法与如何破题相关,如果正破,承题的时候则反承,反破,则正承,顺破则逆承,逆破则顺承……”

温之雨也夸赞了他一句,讲道:“承题的句子宜明快显眼,不能犹抱琵琶,但也不能大剌剌直说,要有开合有议论,有起有伏,让人读来如登羊肠小道,一步一止而九叹息才叫妙。”

傅宁主动起身说道:“夫子的意思是说,承题句要是没有层次转折,那就只是加字的破题句,繁冗而没有意义了。”

温之雨点点头。

后来唐庆之说道破题句一旦提到圣贤帝王等人,不能直写其名,要用暗字替代,比如“夫”啊“子”啊的,但到了承题句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忌讳了,尧舜直接写尧舜,孔子直接写夫子,不用避讳。

温之雨也夸奖了他。

卫景平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功课浅显易学的时候,温夫子成天骂骂咧咧,对他们那个不满意啊是挂在脸上的,但正经开讲做八股文的时候,一步一步往深处去讲,温夫子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开始鼓励和夸赞他们了。

想来温夫子当年读书考科举的时候也是被八股文章磋磨过的,现如今感同身受,对他们就宽和了一些。

……

墨铺也择日子开张。

卫景平一开学,墨铺里就冷清多了,卫景英大了一岁,在校场上的日子多了,这边就剩下卫景川来帮姚春山卖墨。一般顾客来了看见一老一少这情形,说一句“等卫二在的时候再来。”就走了。

所以俩人每天不是在等刘婆子来送饭,就是在等卫景平放学过来,只有他回来了,铺子才有白花花的银子进账。

卫巧巧有一次来墨铺,觉得这不行,就主动揽活儿到自己身上,每日背着她娘悄悄来帮忙。

她来了之后,墨铺的生意比先前好多了。

先前分量小的墨块早卖得快断货了,余下的都是放在墨笼里风干的,到成品至少还有小半月的时间,短期是卖不了了。

本来那些小葫芦小花生小如意豆墨块是用来吸引抠门老秀才们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上林县的姑娘夫人们看上了,加之价格低廉,所以很快取代名花十友墨,成了畅销品,一天能卖200-300块出去,刨去成本,净赚一两多银子。

加上杂七杂八的进项,墨铺一天下来怎么也又二两银子的收入,这在上林县来说,除了繁楼,估计没有几家有这样的财运,已经非常可观了。

到了二月中打烊了一算账,手里头竟攒有五六十两银子了。

卫巧巧先啧了声,捣了捣卫景平道:“你爹和我爹三年的年俸也没有这么多银子。”怪不得她娘都要眼红死了。

卫景平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不过有了这笔钱,就算接下来半年不开张,他们的花销也都有着落了。

小富即安的日子来了,但是要找姚溪,还得挣大钱才行。

前几日委托的镖局去了趟凉州,问起王姓女子,都说倒有这么件事情,五六年前她趁着天黑偷摸回来,抱没抱女娃儿不知道,但第二天就被官府抓了,说没多久就死在了牢里,还是村里的义庄给安葬的呢。

人死了,等于说这条线索就断了。

要深挖,就得去问凉州当时抓人时的衙役或者县太爷,想要镖局去打听,还得加银子让人家再跑一趟。

卫长海回来给姚春山比了个数,要去凉州的县衙打探王氏抱回去的女娃儿的事,起码要这个数——一百两银子。

“既然王氏被抓了,岂不是有人告发她?”卫景平跟姚春山说道:“老姚,是不是京城的衙役追到了凉州?”

比起去凉州县衙打探,卫景平觉得还不如去京城呢。

起码那是姚春山熟悉的地盘不是,说不定打听起来更为便利。

反正不管是进京还是再一次去凉州,都需要银子,还得攒钱。

大伙儿正商议着找姚溪的事呢,忽然卫贞贞哭着跑进来了:“大姐,咱娘出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4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