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32章 132

作者:老胡十八 字数:13346 更新:2022-11-28 15:47:47

最终, 二号胜出,“卫道江湖”获得最高选票,成为新饭店的名字, 卫孟喜找人去做牌匾。

同时,也自己翻着日历,挑了个星期天定为开业日子……她是不会再找风水先生花钱了。因为她发现,风水先生也是从万年历上算的,那她自个儿翻着算不香吗?

还能自己拥有最大的自主权,不用受制于人。

“老板,现在城南区可出了个新鲜事,因为谭大勇坐牢, 他的烂摊子没人接手,听说接待处很不满意那么大一栋电影院长期处于停工状态, 一直在对外找人接盘呢。”胡小五来回复做牌匾的事, 顺便汇报最近的动态。

卫孟喜其实一直等的就是这个消息,“没人去打听吗?”

“有啊,还打听到咱们饭店里呢, 但我通通说不知道, 谭大勇那坏胚,谁沾谁晦气, 我才不坑人呢。”就跟买二手房买到凶宅似的, 以后对方要是知道了,还不得恨他?

要是单纯的烂尾楼也就罢了,凶宅啊,这谁心里不膈应啊。

“再说了, 就以姓谭的德行, 无论谁接手, 他家里人肯定要来扯皮,后患无穷。”

卫孟喜却只是笑笑,扯皮不可怕,只要能赚钱。况且,只许谭家人扯皮,不许别人反击吗?要是接手的人,是个黑白通吃,两道都有点关系的,他们还敢吗?

九零年代跟八零年代又不一样了,这个年代,最赚钱的除了服装和餐饮,多了一个建筑业,多少地产大佬,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家的。

“走,送我去一趟金鱼胡同。”

*****

赵春来这几年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光皮具店就开了三家,都位于书城市的繁华地带,未来的商业步行街,跟卫孟喜一样,他的店面也是直接买的,说好以后店不开的话,是要给小燕作嫁妆的。

而小燕那丫头,虽然跟卫东四个同年,但可比他们懂事多了,每天放学回家就帮妈妈算账卖鸭脖,妈妈忙做饭的时候,都是她去站柜台,每逢周末还把妈妈赶出去逛街,她来守店,又是称重又是收钱补钱的,一个人有条不紊,比唐云凤还熟练。

也就是这个时候,卫孟喜发现,这丫头好像挺有商业头脑?

不仅嘴巴利索能说会算,就是待人接物也很有一套章法,赵春来那些生意上的伙伴她都能聊上,有时候本来谈不成的生意,要是带了她还能多两分胜算。

倒不是赵春来特意带闺女出去应酬,任何一个真爱闺女的父亲,都干不出这种事。

主要是她主动要跟着去,主动提出想试试说服叔叔伯伯们的,赵春来也不是拘泥小节的人,既然她想试那就试试呗,反正吃饭的都是老朋友,彼此知根知底的。

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到后来他约见的是别的她没见过的客户,她也要跟屁虫似的撵着去,赵春来也没办法。

反正自己只有一个独生闺女,以后家业还不得交给她打理?

现在多学点本事,以后也能少吃点亏,他走也走得安心。

于是,闺女想学,当爹的不吝教,一来二去,赵小燕就成了连卫老板都知道的“女诸葛”。

这不,今天她刚到金鱼胡同,小燕听见声音就出来,“卫阿姨来啦,爸妈,我卫阿姨来啦。”

两口子忙从屋里出来,笑着打趣她怎么这么多天都不来,是不是忙着赚大钱。

“赚啥大钱啊,跟大哥嫂子比起来,我那也就是辛苦钱。”

唐云凤自然是不敢受用,“你可得了吧,谁不知道咱们卫老板是石兰省的著名企业家啊。”

卫孟喜也回她,“大哥还是咱们石兰的皮具大亨呢,随便卖个包出去就比我卤二十斤肉还赚得多。”

三个大人都笑了,商业互吹嘛,只要脸皮够厚,谁都是“大亨”“大鳄”“大企业家”。

“对了,广交会怎么样?我刚还说打个电话问问你。”赵春来结束这场商业互吹,说回正题。

对着他们,卫孟喜就不用假意谦虚了,一五一十从头到尾给说了,当说到侯烨的爆炸式疯狂小广告的时候,赵家父女俩齐齐惊呼。

世界上还能有这种无孔不入的轰炸式广告啊!

以前,他们都觉着,卫阿姨的文具厂能把广告打到央视,还能把广告与慈善联系在一起,就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起了,谁知道……侯烨真乃广告狂人!

小燕一双大眼睛直冒星星,“阿姨,下次侯叔叔回来的时候,能不能告诉我一声?他就是我的学习榜样。”

卫孟喜哈哈大笑,想学侯烨,脸皮不厚是做不到的。

“对了大哥,今天来是有个事问问你,想不想赚一笔快钱?”

“什么快钱?”赵春来坐直了身子,“小燕先去摊子上看着,云凤去给整俩下酒菜,我要跟小卫边吃边聊。”

卫孟喜确实是空着肚子来的,也不客气,“嫂子给我来个苦瓜炒蛋,最近几天吃上火了,我刚看见你们院里的苦瓜绿丝丝的直咽口水。”

赵家的四合院很大,院里不栽花不种树,就种了些苦瓜丝瓜豆角辣椒茄子的,每天想吃就能摘两根,又水灵又新鲜。

唐云凤乐颠颠出去,随手带上门,赵春来就赶紧让卫孟喜详细说说怎么个快法。

“省委接待处,大哥知道吧?”

“就你开新饭店的城南区?知道,那天路过你家卫东给我指过。”那地方,风景是真美,美得没话说,他走南闯北去过这么多地方,无论是东北还是江南,又或是中部平原地区,他都没见过这么美的地方。

“以前有人承包了接待处电影院的建设工程,但现在那人坐牢了,烂摊子没人收拾,接待处正在四处找人接盘,本来两个月前我是计划自己接的,但去了趟广交会就忙起来,今儿就想来问问你,你要接的话……”

“钱不多,但省心,电影院主体框架已经完成了,内部装修也完成大半了,大哥你去只需要采购电影播放器材并安装上就行,你认识这方面的人吗?”

赵春来当然认识,他以前当倒爷倒卖的是啥?不就是这些东西嘛,跟电相关的,他多少是有点门路,卫孟喜当年在窝棚区那台价值八百元的洗衣机就是他搞来的,至今还在用,十二年了依然是零故障。

“如果是走正规渠道采购的话,还能赚四五千块,钱是不多,但我觉着比较省心,就来问问你,愿不愿……”

卫孟喜话未说完,一把清脆的声音就抢着答:“愿意愿意,我爸肯定愿意,是吧老爸?”

原来,是赵小燕不知道啥时候在外面听见了,她生怕老爸拒绝呢。

赵春来有点生气,“大人说话,你个孩子插什么嘴,谁让你偷听的?”

“我插嘴是我不对,我没忍住,但我真没偷听,在咱们家这门窗质量,我想不听见都难。”

赵春来终究是疼闺女的,瞪她一眼,歉疚地对卫孟喜说:“这孩子让我跟你嫂子宠坏了,多嘴多舌。”

卫孟喜还真知道他是冤枉小燕了,这座老四合院是民国年间盖的,门窗都老旧了,他们坐在堂屋,唐云凤在厨房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她关门那动作,纯粹是这么多年的习惯。

每次小卫一来,准要说重要的事。

赵春来继续埋怨自家闺女,“你是不知道,这丫头胆子有多大,居然鼓动我开个皮革厂,说是与其找人拿货,不如自己做,免得被中间商赚差价……这厂子是能随随便便开起来的吗?小丫头就是头脑发热,异想天开。”

卫孟喜却眼睛一亮,现在的皮革市场,需求是十分旺盛的,皮鞋皮□□衣,哪一样都是能让老百姓趋之若鹜勒紧裤腰带花钱的。

“小燕进来,跟我好好说说你的想法。”

赵小燕嬉皮笑脸蹦跶进来,像只猴子似的,这点跟卫东倒是很像,从小俩人就是欢喜冤家,闹得最厉害,但也玩得最好。

只是,开始上高中后,俩人见面机会少了,好容易见到,卫东也不像以前那么爱捉弄她了,还有点躲着她,看来是知道男女有别了。

这不,她小嘴嘚吧嘚吧,将自己的构想说完,末了加一句——“我还劝我爸,要是钱不够的话就去贷款,咱们学阿姨,把门店先抵押出去,拿到贷款先把厂子开起来,一旦回款立马把贷款还上,就能实现用银行的钱赚钱不是?”

“哈哈哈,小丫头,你怎么知道的?”

“我爸说的啊,我爸说阿姨你当年买货车造冷库就是这么干的,拿银行的钱赚钱,银行还得感谢你,阿姨你真聪明!”

小姑娘语调轻快,语速也偏快,脑子转得更快,是那种谁要是反应慢点就容易被她绕进去的性子。

卫孟喜心说,基因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有些孩子除了长相你压根看不出她跟她爹妈的关系。

譬如,自己和老陆脑子够快了吧,一个女暴发户,一个高考状元青大研究生,可五个崽都很普通;赵春来和唐云凤比较普通吧,可他们闺女又鬼精鬼精的。

得到卫阿姨的肯定,赵小燕好像更自信了,甚至在那儿算自家哪个铺子能抵押多少,办厂需要多少钱,需要哪些条件,俨然一副跟卫孟喜取经的架势。

卫孟喜也不藏私,她欣赏这样的女孩,敢闯敢闹,还敢付出行动,自己的经验要是能让她少走点弯路,也不是不行。

等唐云凤把菜端来的时候就发现,赵春来的位置已经让给闺女,闺女正跟小卫你来我往的说些她听不懂的话,“老赵,这……”

赵春来的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和自豪,“咱闺女出息了。”

“出息啥啊,你就别王婆卖瓜了,就她那点成绩,你知道她上次考了多少分吗?人家隔壁王二家那丫头,以前念书都要打着哭着去的,这次排名还在她前头。”

赵春来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念书,知道学渣的痛苦,所以对闺女的成绩也不是那么在意,“我吃过读书的苦,孩子要真吃不下就算了。”

“放狗屁,不读书才要吃苦!”

“行行行,你说的都对,赶紧吃饭吧,来这是你最喜欢的青椒腊肉,多吃点儿。”

卫孟喜看着就好笑,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孩子,确实是要比父母经常闹矛盾的孩子更自信,更有闯劲,因为她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父母都是无条件支持她的。

说好赵春来去接摊子,卫孟喜就把他介绍给姚处长,当晚一起吃了顿饭,这事就算成了,只需要二十多天,就能摘走谭大勇辛苦了八个月的桃子,还能赚上几千块,这种感觉不要太爽!

得到卫孟喜的支持,赵春来父女俩还真就在年底把办厂的事提上日程,一到周末骑着摩托往矿区跑——找卫师傅取经。

跑的次数一多,矿区的人都认识他们了,说这就是卫老板的未来亲家,那姑娘就是卫东未来媳妇儿啥的。

主要是他俩小时候一会儿哭一会儿打的,最后又能破涕为笑好到一处去……最爱闹矛盾,又最爱在一起玩儿,小时候大家都逗卫东,让他让着“媳妇儿”点,当心二十年后“媳妇儿”收拾他,他当时还信誓旦旦鼓着嘴巴说他不要娶媳妇儿,他要去少林寺学武功啥的。

现在可好,“小媳妇儿”追到矿区来了!

卫孟喜让她们别乱说,但屡禁不止,甚至赵家父女俩都不在意,她太过于较真还不太合适,搞得像自己急于撇清干系似的,于是也只能一笑了之。

*****

他们能一笑了之,但有个人却做不到,那就是江春苗。

她现在也上高一,出落得十分漂亮,关键是很会打扮,明明一模一样的衣服裤子,她却能随便改一下,就让那衣服变得很收腰,将一把小腰掐得细细的,胸前衬得鼓鼓囊囊的,裤子也是,总能勒出屁股和腿的形状,真正的少女的前凸后翘,比陆卫雪还像个大女孩。

说好看吧,确实好看,可在那些长舌妇嘴里,就不太好听了。

江春苗也知道别人会怎么说她,但她不在乎,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啥,她现在既漂亮又聪明,还赚到了九十年代的第一桶金,她才不用看长舌妇的脸色呢!

可心里,总有点不得劲,自从被卫东救下后,她心里就一直像什么东西扎根了一样,既期待它长大,又期待它不要发芽,就这么做一颗腐烂霉坏的种子,深埋在土里吧,死了吧。

可每一次,当她看见那个少年的身影在全市高中篮球赛中出现,当看着他挥斥方遒,看着他汗洒球场,看着他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时候……她的心,就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她以前吧,是纯正的四爷党,就喜欢那些冰山大叔啥的,可自从遇见卫东以后,她第一次发现了少年的美好。

少年,能带给她青春的活力,能给她无限的希望,还要那些三四十岁的小老头干啥?

少年好是好,可就是太受欢迎。当看着那么那么多女生为他欢呼为他雀跃,打听他是哪个学校的,给他递小纸条塞电影票的时候,她心里就升腾起一股怒气!

那些土包子也配!

凭什么,她哪里不好?卫东为什么不能喜欢她?

她哪里不如这个时代的土包子们?

不过,让她欣慰的是,卫东也不鸟那些花痴们,他的兴趣,好像永远只在篮球上,只要给他个篮球,他就能玩一年。

他唯一能给好脸色的女孩,就是陆家那三个女孩,尤其卫小陆,小陆都上初中的女孩了,他玩着玩着还会忍不住将她夹到胳肢窝底下,恨不得带着她飞檐走壁。

江春苗不是没走过迂回路线,可陆家那三个女孩,表面上对她笑嘻嘻的很好说话,可要真让她们怎么样,她们立马就打太极,一个比一个狡猾,她又不敢逼急了,生怕卫孟喜那只护犊子的老母鸡又冲出来啄她。

她不能再落在卫孟喜手里了,她十分清楚这一点。

上一次,已经是卫孟喜给她的最后警告。

所以,即使她使劲浑身解数,也只是跟卫家三个女孩保持普通邻居关系,也就无从知晓卫东在省体校的情况,只能通过每天躲在他们学校周围看一下,根据他的神情动作推断,他应该还没谈恋爱。

这样的直男,很不容易动心,但一旦动心,估计都是认定了的,所以当听说卫东的“小媳妇儿”来到矿区,江春苗就第一时间赶去会上一会。

当看见摩托车后座上那个青春洋溢的小脸时,江春苗笑了。

这个女孩太普通了,至少跟她比,是非常普通的,个子不高不矮,皮肤不白不黑,五官好像也没出挑的地方,但合在一起也不让人讨厌,就是一个很阳光很外向的十几岁少女罢了。

江春苗也不敢放松警惕,又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赵小燕看卫东的眼神很普通,就跟看陆卫国一样,再看卫东看她,也是当普通同学关系而已,没有那种爱慕之情。

嗯,江春苗就放心了,她相信,女追男隔层纱,只要她足够漂亮,足够优秀,就一定会让卫东喜欢上她,到时候老妖婆卫孟喜要还是看不惯她的话,那大不了就小两口搬出去外面住呗,反正她也能挣钱,等以后老妖婆一死,财产就是卫东和陆卫国的,她能分到一半呢!

算一算,光目前这两年卫孟喜的资产,就至少上五百万,到二十年后,至少也能达到四五千万级别,她白白就能得到两三千万资产,不香吗?

至于陆家三个女孩,她压根就没放在眼里,反正以后随便找个条件好点的男人一嫁,还能得到三门不错的姻亲,以后他们要真遇到困难了,她不信她们不会拉卫东这个哥哥(弟弟)一把。

所以,在她看来,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还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儿子少,女儿多的家庭,女儿们嫁出去,就是哥哥(弟弟)的资源,而在这其中,获益最大的其实是嫂子或者弟媳妇,她喜欢这样的家庭。

而她将来要是有儿子的话,就一定不会找这种有哥哥弟弟的女孩子做儿媳妇,而是要找独生女,最好是家产颇丰,人脉资源也雄厚的家庭出来的独生女,这样就相当于白捡了一大份家业!

幸好,她不敢作妖,卫孟喜也不会读心术,不然要是知道她这些利己到极限的想法,能把她屎打出来!

她卫孟喜和陆广全只要还活着一天,就谁也别想把三个女孩扫地出门,她的闺女和儿子是一样,都是将来要给他们养老的,所以资产也是要平分的!

甚至,招赘上门她也不介意,反正孩子姓啥她没执念,只要闺女不是嫁“出去”就行。

嗯,要是她真的如她愿,只能活到五十多岁的话,那她也会先把家产分清楚再死的,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为了点身外之物争个你死我亡。

幸好这十几年的教育还是有用的,目前还没发生上辈子那样兄弟(姐妹)相争的场景,几乎所有事都能互相礼让。

那年八一中学抓阄,就是最好的例子。

*****

终于,1992年1月1号这一天,卫孟喜湖心岛的“卫道江湖”开业了。

大中午的,老李头觉着很奇怪,怎么卤肉厂的工人们都说下午要休息,不上班了,一个两个这样也就罢了,几乎全厂都这样,他就纳闷了。

“诶老婆子,你说厂里是不是出啥事了?咋大家下午都请假不上班?这非年非节的……”

侯爱琴看了自家这老李头一眼,把孙子盼盼塞他跟前,“我也要请假。”

“你干啥?”老李头摸摸小孙子的脑袋。

话说,盼盼这娃娃也是可怜,自从他妈炒股破产以后,他就没见过几次妈妈的面,以前把他照顾得很好的要啥给啥的姥姥也跑路了,小舅舅还顺便卷走了他们家最后那个月准备用来还贷的钱。

爸爸忙着打工还贷款,也顾不上他,只能又扔给爷爷奶奶。

幸好,爷爷奶奶有钱,在矿区也能说得上话,现在刚上小学的他很开心,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每天放学就来饭店和卤肉厂找爷爷奶奶,有吃的,还有人盯着写作业,晚上爷爷奶奶下班早还能带着他四处溜达一圈,虽然做不到要啥给啥,但他们很讲道理,很开明,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

他喜欢这样的生活。

哪怕是听说爸爸妈妈即将离婚了,他也不是那么难过。

侯爱琴恨铁不成钢的瞪了老李头一眼,“你啊,今儿是啥日子?”

“今儿是小卫接待处新饭店开业的日子!这些女同志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你把盼盼看好,我这就去,可不能比她们晚。”

老李头只能看着老伴儿颠颠的跑远,想想自己也是小卫的员工,为啥不去?“诶等等我你跑啥!”

“奶,奶,我爷说让你等等咱们!”

可惜,他们还是去晚了,等紧赶慢赶到湖心岛,那上面已经热闹成啥样了都,几十个妇女拖家带口拉来了上百人,坐在清水河边,一边嗑瓜子,一边聊天,“哟,侯大姨来了呀,赶紧的,就差你了。”

“盼盼也来了,喏,那儿有瓜子儿,自己抓。”

有些心疼他的,直接帮他抓了一把糖果,塞他兜里,“乖,你大姨的糖,可得多吃点。”

是啊,虽然卫孟喜和谢依然不来往,但在外人眼里,她就是盼盼的大姨,就像侯爱琴之于侯烨一样。

盼盼倒是嘴甜,还专门大声喊“谢谢大姨,祝大姨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越活越漂亮”……一刹那,湖边爆发出热烈的笑声,都快把屋顶给掀翻了。

“这风景可真美,早知道咱们就早点来了,还能吃个中饭。”

“就是,我瞅你个……还穿新衣服了?”

“呸,那你还不是新皮鞋?”

“我就不一样了,我只是去烫了个头发。”说话的妇女天生头发稀薄,以前只能薄薄一层贴在头皮上,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头发变得又黑又亮还浓密得不像话,以前那白白的头皮现在居然一点也看不到了!

大家忙上来问,“你这哪家店烫的啊?咋还能越烫越多呢?”

“多到头皮都看不见了。”

妇女得意洋洋,献宝似的在鬓角而后抓了几下,忽然就听“啊”一声,她居然把自己的头发带头皮全给撕下来了!

“使不得使不得,我们就是问问,你这是干啥啊王二花?”

“本来就够少的,再薅可就光了啊。”

众人大惊,但下一秒……

“你这头发是假的?”

王二花得意,“当然,我请老板帮我从港城买回来的,看以后谁还叫我老斑鸠!”

于是,大家围上去,七嘴八舌开始看稀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种东西啊,也太神奇了吧!话说卫老板知道的事情可真多,不仅头发可以是假的,就连胸前那啥也可能是假的,事情的起因是某一天有位四十几岁的女工,忽然挺着胸脯来上班,要知道她以前可是干瘪瘪软塌塌的呀,怎么那天居然又丰.满又挺拔?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穿了那种能聚拢能挺拔的胸罩,这样,别说要八十,就是八百块,咬咬牙也得买一件来穿上才行。

当年的窝棚区煤嫂们,这两年摇身一变成了整个金水煤矿最洋气的嫂子们,很多市里还没上的新款服装新鲜玩意儿,她们都人手一份了。

有了钱是一方面,观念的转变更重要,因为知道卤肉厂这份工作是长久的稳定的,所以就有了安全感,哪怕花半个月工资买件胸罩,心疼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大家知道,只要好好干,下个月到日子就又有工资拿了,年底的奖金买二十件三十件都不成问题。

这无形中就让煤嫂们更舍得对自己好了。

所以,现在那些百货商店里的柜姐们,只要知道顾客是金水煤矿出去的,嘴巴都能咧到耳后根。

众人正议论着,忽然“噼里啪啦”一阵,门口居然有人放了串又长又响的炮仗,“咱们给老板祝贺来了!”

原来是书店那几个年轻人,这阵仗一搞,瞬间空气里弥漫的都是火.药的气味,孩子们叽叽喳喳跑上去捡哑炮玩儿,人群都骚动了。

“哎呀我咋没想到,我现在就去买一串,比这还长还响!”

“等等我,我也要。”

“还有我。”

卫孟喜:“……”赶紧将人拉住,心意她心领了,但炮仗真的很污染环境,尤其是现在的湖心岛,四周都是水,水要是臭了的话,后患无穷。

大家伙能来给她撑个人场,她已经很感激了,不能再额外的花钱,更没必要攀比。

***

而此时,山上的别墅区里,有座小亭子,小亭子里坐着五六个老头,穿着很朴素的棉袄,普普通通的老布鞋,戴着老花镜,正在那儿下棋,亭子檐下,还挂着四五个鸟笼子,里头是叽叽喳喳上蹿下跳的各色小鸟们。

“老刘又悔棋,不玩了不玩了,没意思。”一个老头把棋子一放,气哼哼的说。

“你昨儿也悔了,我就是跟你学的,怎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正说着,忽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老人们眉头一动,机敏的警卫员已经迅速寻找声音来源。

“各位老领导不必惊慌,是湖心亭的饭店开业了,放炮仗。”

老头们顿时来了兴致,“是不是要搞什么武侠餐厅那家?”

“什么武侠餐厅?”

“走,看看去。”

于是,大家伙提着鸟笼子就往山下走,从住宿区到湖心岛,走路也就二十分钟左右,他们杀到的时候,饭店门口更热闹了。

因为炮仗声和摆到马路边的花篮,吸引了一部分路过的行人车辆,大家都过来看热闹。

而越是热闹的地方,越吸引人,一会儿的功夫,已经进去了好几拨人。这个时候有些赶路的还没吃中饭,有些则是外出办事正巧路过错过饭点的,大家看装修风格很特别,门头上黑底金字写着大大的“卫道江湖”四个大字,不太像饭店的样子。

“这真是饭店?”不是应该叫什么楼什么园的吗。

门口的煤嫂们都说是,又指指桥上挂着的大红布标,“咱们也是来吃饭的,开业前三天一律九折,消费满五十元还送一箱啤酒呢!”

“真送啤酒?”世上还有这种好事?

于是,就是不吃也想去看看。

反正,看看又不花钱。

等见到里面那古朴苍劲的装修,从门头到收银台到包厢餐桌,甚至连服务员都是完全一副古装打扮,就跟武侠电视剧里走出来的一样,甚至比电视剧的还精致,还逼真。

有人心里就打鼓,这样的饭店……怕不是吃一顿要花一个月工资?!

然而,很快,训练有素的服务员就上来,将人领到“武当派”“峨眉派”“少林寺”“丐帮”的包厢门口,递过一张古朴的菜单,大家下意识就去看有数字的地方,发现明码标价……嗯,一只叫花鸡也才七块钱,连鸡的重量都标注上,至少三斤。

好嘛,那价格确实不贵,就是外头随便买只小烤鸡也是这个价,更何况人家装修得这么有特色,服务这么周到,端茶倒水帮助介绍拿手招牌菜的,就这份服务,难道还不值这个价吗?

再一看菜品,“九阴白骨爪是啥?”但凡是看过倚天屠龙记的,都知道这门武功啊。

“不行,我得尝尝这个,给我来一份九阴白骨爪,一份十全大补丸,铁砂掌,达摩棍法……”

男人们一看菜名就停不下来,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感兴趣,没几下就点了五六个菜,服务员赶紧提醒说要是四个人吃的话够了,待会儿不够还可以再加。

而后厨那边,赵有志带着徒弟王二,以及几个帮厨,早已做好准备,保证凡是菜单上出现的菜,都能有,一旦接到单子,一分钟内就开始煎煮烹炸蒸,一会儿的工夫,菜就陆陆续续上全了。

刚吃一口,所有人无不点头称赞,能明显感觉出来,这些菜的调味料放得并不多,还有食材原本的天然的味道,但吃进嘴里就是不一样,说不上哪儿的区别,好像从色泽、形状、口感到滋味,以及吃完后的余味,都跟外头吃的不一样。

提着鸟笼全程围观的老爷子们,互相对视一眼,又不约而同的走开,沿着湖心岛的护栏转了一圈,见大冬天的还能草木繁盛,小到路边的一丛小草都是精心栽培出来的。

卫孟喜眼尖,早早的看见他们,约莫知道他们是从哪儿来的,刚才一直不好上前结交,因为他们表现得很普通很平静,就像单纯的只是来看个稀罕而已,还跟煤嫂们天南海北的搭讪,自己太积极上去,担心会被打上“趋炎附势”的标签。

此时见他们不想惊动自己,卫孟喜也就不凑上去了,反正就当几个普通客人对待就行。

本以为他们待一会儿就走,谁知逛了一圈不仅没走,还坐到河边跟煤嫂们拉起家常来,卫孟喜赶紧给服务员使眼色,用“长寿山山泉水”给大家泡茶。

“好茶。”刚才带头进来的老爷子抿了一口,抚掌夸了一声。

“嗯,茶一般,但水不错,清甜回甘。”

本来,煤嫂们也不觉得甜不甜的,反正大家平时也没时间细品,喝茶就看茶叶多不多香不香,喝白水就看有没有放白糖,能不能嚼出颗粒。

可她们知道为老板做面子,于是一个个都学着细细抿一口,“嗯,水是甜的,小卫老板这饭店就是好啊,连水都是甜的,以后我一定要来多吃几顿。”

“可不是咋地,这水是甜的,做饭还不知道多好吃?”

“我们是住得远,不然一天还不得来两次?”

卫孟喜:“……”这,是不是有点吹嘘过头了,知道煤嫂们是在为她打广告,可这演技也太浮夸了点。

老爷子们一个个哈哈大笑,刚才他们已经了解到,这些人以前都是金水煤矿的煤嫂,这几年多亏有小卫老板的照顾帮扶,现在日子一家比一家好过,有房有车孩子也出息,就是跟省城这些干部家庭相比,也更富庶。

以前的金水煤矿,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知道那边的情况,没想到一座即将枯竭的煤矿,居然养活了这么多人,还让她们活得美滋滋!

大家彼此交换一个眼神,把传说中的“小卫老板”叫过来,问了一些关于煤矿上的事,以及她怎么从一个个体户干到民营企业家的经历。

他们问得稀疏平常,东一句西一句,好像没什么联系,可卫孟喜却心头大惊,不愧是老干部,一下就切中要害!于是,她也不敢画蛇添足,尽量不卑不亢的,客观实际的说,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夸张,不要发表评论性语言。

聊了一会儿,终于该问的都问完了,有个老爷子忽然说:“咱们几个老骨头就别在这儿碍眼吧,以后叨扰小卫老板的机会还多。”

“也是,等晚上我们一定过来捧场。”

还有的直接放话:“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只管找我们。”

可怎么找他们,又没说。

卫孟喜正在琢磨这是一张空头支票,还是真的承诺时,忽然就听见有人叫自己,说是有电话找。

这部电话还没几个人知道,“谁打来的?”

“桂花嫂子,说有急事。”

果然,电话那头是刘桂花的声音,她今天留守厂里,打算晚饭时间关了厂子再过来,没想到却是接到一个自称有重要事情要找老板的电话,对方还说自己是什么交易团还是什么商务厅的,她虽然不知道这俩意味着什么,但也知道只要是领导,那就肯定是重要的事,她怕自己骑车没电话快,干脆就把电话打到饭店来。

卫孟喜一听,立马精神一振,照着号码打过去,却是一把有点陌生的女声,她隐约觉得自己是听过的,但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对方听说她自报家门叫卫孟喜,于是忙说:“卫老板啊,我是商务厅的小王。”

卫孟喜反应很快,“王秘书,许久不见,劳烦您亲自打电话来,不知所为何事?”

“是这样的,今早咱们厅里接到一位外商打来的电话,说想买什么水,当时有人给了他咱们广交会上的联系电话,还告诉他找圆珠笔就行,我们就猜是不是您这边接待过的外商?”主要是语言不通啊,他们也是辗转好几个部门,才找到能听懂这外商语言的人。

不用想,卫孟喜就知道应该是那位D拜外商,而能留下电话的人,肯定就是王庆玉无疑了,难怪卫孟喜当时还奇怪她怎么送了那外商一支圆珠笔,原来是这个缘由。

看不出来,这人表面上把她指摘得一无是处,但关键时刻倒是替她留了一手。

“卫老板?”王秘书的声音拉回卫孟喜的神思。

“好嘞王秘书,电话号码我记下来了,我会跟那边联系,劳烦您费心了。”本来,这种对方也说不清楚的话,商务厅就是不想管也正常,但人家不仅找了好几个人去接电话,还专门循着圆珠笔的线索找到自己这里来,那就说明自己在人家心里是挂上号的。

“王秘书您什么时候有空,我一定要当面感谢您,让您费心了。”

王秘书笑笑,客气几句,于是答应好周末一起吃个饭。

到时候能不能来,那是后话,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外商想买长寿山矿泉水!

这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商机啊!

跟这商机比起来,今天的饭店开业好像都没那么兴奋了,因为她这么多年开业过的店子那么多,对于流程早已经烂熟于心,就是兴奋感也大打折扣了!

她想了想,还是拨通王庆玉单位的电话,她身边认识的人里,会阿拉伯语,又能让她信任的,就只有她。

这种信任跟交情无关,而是王庆玉展现出来的刚正不阿,不偏不倚的人品和行事风格,让她觉得在卖矿泉水这件事上,她应该不会使诈。毕竟,水是天然的,东西是大山里的,任何人只要知道她得水源地,就能取而代之。

王庆玉接到她的电话也很意外,没想到当时自己只是帮忙翻译几句,只是留个心眼送了那外商一支圆珠笔,谁知过了两个月他居然真的想买这种水,还顺着自己给他的石兰省交易团电话打了过来。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