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91章 殿试(二)

作者:人生若初 字数:8639 更新:2022-12-01 21:02:24

身边多了个人, 还是当今皇帝,赵云安自然不会毫无察觉。

殿试当前,赵云安挺直着脊背, 手底下的字依旧很稳, 正是当年孟青霈一笔一划教出来的稳健。

若是孟青霈瞧着,定是要笑话赵云安很会装样子, 字与人相差巨大。

毕竟在家里头的时候,赵云安那笔字可谓龙飞凤舞,寻常人都看不懂。

皇帝见状,竟是直接低头看向他的卷子。

他不知赵云安的本性, 这会儿瞧着字, 倒是觉得这孩子学得很是扎实, 看着老实。

看了几句,皇帝神色莫名,并未多做停留离开了。

赵云安心底微微松了口气,若是皇帝一直在他身后杵着, 那殿试的压力也太大了一些,

殿试从凌晨开始, 一直到黄昏十分才会结束, 皇帝自然不可能一直在上头陪着。

他绕了一圈,重点打量了几位考生之后便退下了, 留下程青松主持大局。

一场殿试下来,赵云安只觉得身心憔悴, 比在贡院里头待了九天还累。

离开宫殿, 赵云安都懒得搭理钱怀仁, 直接上了永昌伯府的马车。

常顺驾车, 马贵一看他的脸色不对, 忙问:“少爷先擦把脸。”

赵云安抹了把脸,才算是庆幸一些,叹气道:“快些回府吧,憋得慌。”

殿试中场休息的时候是会放饭的,考生们也能在里头大小解休息,但赵云安怕横生枝节,索性便忍着。

大部分考生都是如此,在宫里头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吃一口饭,更别提人有三急了。

常顺一听,连忙加快了速度,马车飞快的消失了。

钱怀仁正要过来嘲讽一番,哪知道赵云安压根不给机会,气得他又是一顿发作。

殿试放榜的效率要比会试快上许多,一来是考生少了,二来也是考试内容只策论一个。

结束殿试的第二日,程青松带领考官们经过了初次阅卷,前十名摆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一翻,微微挑眉:“难得,这次诸位爱卿的眼光如此一致。”

毕竟往年的时候,为了状元郎的选择,多的是吵得天昏地暗的时候。

程青松依旧是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启禀陛下,我等凭心阅卷,无关私情。”

皇帝笑了一声:“哦,是吗?”

“朕还以为你们瞧着朕偏爱赵家子,所以才将他选为第一。”

其余大臣脸色微变,毕竟这一次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赵云安,其中自然是有逢迎皇帝的意思在。

“程爱卿,你来说说,这赵云安确实是有状元之才吗?”

程青松作揖道:“陛下,殿试乃是天子亲选,微臣只行辅助之责,赵云安是不是状元之才,只有陛下才能做出抉择。”

一番话说的可算是滴水不漏。

皇帝笑了笑,又说道:“赵云安自然是有才华的,他是永昌伯府的子嗣,自小在刘家读书,后来又拜孟青霈为师,身边还有赵云衢亲自教导。”

“这样的孩子,但凡知道上进的,自然是能够高中,否则岂不是成了蠢材。”

臣子们琢磨着他的心思,暗道皇帝果然还是宠爱永昌伯府,这是要给赵云安状元之位,只是怕引来非议,才有如此一遭。

立刻便有臣子朗声道:“陛下圣明,赵云安的策论言之有物,谈吐不凡,可见是真有才华。”

哪知道话音未落,皇帝话锋一转:“不过——到底是年轻了一些。”

“朕记得他才将将十六?”

“十六岁啊,还是个孩子呢,尚未成家立业,也不知道能不能服众。”

皇帝笑道:“朕听闻会试之后,考生多有不满,认为是朕有所偏爱,你等徇私,才让他高中会元?”

程青松只道:“闲言碎语,不过是愚夫嫉妒,不值一提。”

皇帝却道:“既然是状元,还是应该服众才行。”

“来人,将这前十的新科准进士召进宫来。”

程青松一听,忍不住皱眉。

赵云安被召进宫的时候,心底也很是奇怪,明日才是殿试放榜的日子,偏偏皇帝在这时候召他们进宫。

等到了宫门口,却见另外九位考生,无一例外,都是会试之中排名考前的。

钱怀仁站在最前头,直接将他挤了下去,眉宇之间很有几分得意。

“启禀陛下,十位新科准进士已经带到。”

赵云安等人连忙行礼。

“平身。”

皇帝很是和善的模样,观察了一番,笑着说道:“不愧是我大魏的新科进士,一个个都是一表人才,想必以后也是国之栋梁。”

“谢陛下夸赞,日后若能入仕,学生定然一心一意,为国效忠。”钱怀仁抢在所有人之前说道。

皇帝瞧了他一眼,忽然问道:“你可是钱爱卿的侄子?”

钱怀仁激动的身体都在颤抖:“钱大人正是学生大伯。”

皇帝幽幽叹息了一声:“依稀长得还有几分相似。”

“他是朕的伴读,曾说过一辈子会为朕效力,哪知道朕还活得好好的,他却英年早逝。”

钱怀仁连忙表忠心:“陛下,学生愿继承父志,一辈子为陛下效忠。”

“是个好孩子,没有堕了你大伯的威名。”皇帝夸了一句。

赵云安在旁眼观鼻鼻观心,听着他们对答,却忽然明白钱家为什么推出来这么个人。

只怕是钱怀仁与当年的钱圩大人长相相似,只要到了皇帝的面前,便能令他想起当年的伴读来。

皇帝对钱圩的宽厚,甚至是超过了宸妃母子,当年钱圩死在漳州,导致漳州疫情蔓延,实则身上是有罪的。

但皇帝不但没有责罚,反倒是迫使赐婚,让钱家不至于彻底没落。

钱怀仁得了夸赞,越发嘚瑟起来,看向赵云安的眼神带着几分鄙夷。

皇帝夸了他几句,又顺势问起其他的考生来。

他倒是雨露均沾,一个也没拉下,让还未正式成为进士的考生们受宠若惊。

最后,皇帝的目光落到赵云安身上。

“一眨眼的功夫,安儿也长这么的大了。朕还记得当年你小小的一个,便想着好好读书,科举入仕,到时候为朕效力,如今可还是这么想的?”

语气中透露出的亲昵,让其余考生心思微动。

赵云安连忙行礼:“启禀陛下,学生东山之志始末不渝。”

“好!”

皇帝朗声笑道:“朕愿这大魏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正需有志之士。”

“殿试之中,诸位都是文采斐然,倒是让朕一时难以抉择。”

“不如今日朕加试一题,考校尔等急智,再定三甲。”

“请陛下出题。”

皇帝略作思索:“他日诸位入朝后,便都是朝廷命官,自然是以江山社稷、国计民生为重,来人,抬上来!”

很快,宫人竟是抬着三筐稻谷进了大殿。

程青松脸色微变,连带着旁边的大臣都面带异色,显然没料到皇帝会如此。

皇帝却笑盈盈的说道:“尔等可上前查看,一刻钟后各自答题。”

十位考生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赵云安跟着上前,蹲下来仔细一看,伸手一摸,一闻,一捏,心底咯噔一下。

他忍住看向皇帝的冲动,将手插入稻谷之中,再三查看。

钱怀仁见他如此,心底嗤笑一声,暗骂了一句装模作样。

他抬头便朗声道:“陛下,学生已有了答案。”

“且说来听听。”

钱怀仁瞥了眼赵云安,朗声道:“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如今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都因陛下励精图治。”

皇帝不置可否,又问道:“你们呢?”

被钱怀仁一带,其余考生也纷纷称颂起来,也有就粮食耕种来说民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不离其中。

皇帝频频点头,似乎很是认可。

赵云安一时也闹不清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候,他瞧见站在一旁的程大人,程青松微微抬头看了眼,对他轻轻摇头。

“赵云安,你的答案呢?”皇帝问道。

赵云安浑身一震,忽然行礼请罪:“陛下,学生有罪,请陛下开恩。”

“你都还未答题,反倒是先行请罪,何罪之有?”

赵云安开口道:“此三抬稻谷若以优劣来分,第一框中谷物饱满,乃上等。”

“第二框谷物发霉,状似陈谷,乃中等。”

“第三框谷物却干瘪不堪,其中还掺杂有稻草,为劣等。”

皇帝脸上已经没有了笑意,冷冷的盯着殿内的人:“这么大三筐稻谷就在眼前,而你们眼里却只有海晏河清。”

“尔等可知道这三筐稻谷从何而来?”

“请陛下恕罪。”

赵云安跟着一起跪下,心底猜测着皇帝的想法。

皇帝冷哼一声:“这第一框乃是京郊皇庄所产,第二框则是太仓税收,而这第三框,竟是从漳州呈上来的!”

漳州!

漳州历来都是鱼米之乡,最是富裕的地方,这两天大魏各地受灾,但漳州那边的旱情并不严重,按理来说不该如此滥竽充数。

再者,漳州曾经是钱圩的地盘,钱圩死后,继任的知府是大皇子的人,在逼宫案后被发落,如今漳州知府名甄玉祥,与钱圩相似,他也是皇帝的伴读出身。

“陛下息怒。”

这下子不只是新科准进士们,连带着百官也齐齐下跪请罪。

赵云安跪在人群之中,不难看见身旁的钱怀仁脸色惨白。

他忽然想到,甄玉祥与钱圩同为伴读,私交极好,这些年来甄家与钱家来往热络。

不过——甄玉祥并不是二皇子的人,若他是,二皇子也不用为了一些银钱,冒险让曹宇贩卖考题,毕竟科举舞弊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来人,下令押送甄玉祥即刻进京,漳州其余官员皆下狱,等待查清发落。”

皇帝沉声道,竟是当场直接罢免了甄玉祥漳州知府的职位,虽并未杀人,但想必漳州那边的官员都要倒大霉。

如此决断,让这群还未进入官场的学生们震惊不已,一时再没有方才的轻松。

皇帝发落完毕,又道:“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你们十年寒窗苦读,既然入朝为官,便要为大魏,为百姓谋安生,食君之禄,若玩忽职守,蝇营狗苟,那便是罪不可赦。”

“下官谨记陛下教诲。”

皇帝脸色和缓了一些,直接略过其他人,点名问道:“安儿,你从小生长在永昌伯府,为何能识别稻谷好坏?”

赵云安能感受到周围扎人的视线。

越是如此,赵云安反倒是越是冷静:“启禀陛下,因家中母亲有几个陪嫁庄子,庄子上种了稻谷,安儿贪玩,每年必定是要闹着去庄子上玩耍。”

“去的次数多了,难免会问问庄头每年的收成,跟着看一看新收割的稻谷,这才有一二经验。”

皇帝点了点头:“很好,要牢记无论出身如何,都要低下头,弯下腰去看看百姓民生,否则一味的高高在上,谈何海晏河清?”

赵云安忙道:“谢陛下教诲。”

皇帝笑道:“今日加试,高下立见,众爱卿意下如何?”

“请陛下圣裁。”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要说什么,忽然想起一桩事情来。

他打量着赵云安,只见他低眉顺眼的站在殿内,整个人俊美不凡,将周围的人都比了下去。

恍惚之间,皇帝似乎看到了十六年前,赵弛高中探花的时候。

“安儿,朕还记得当年你周岁宴上,抓阄抓住了朕的一句金口玉言,今日你可要用啊?”

皇帝打趣的说道:“不如今日用了,换一个状元郎如何?”

赵云安嘴角一抽,暗道皇帝倒是好打算,明明加试的时候他独占鳌头,结果倒好,随口一句话,直接用掉了那个承诺,还让他状元郎的名头不尴不尬。

幸好,赵云安也早有准备。

“陛下,云安今日确有所求。”

皇帝一笑:“那你快说来听听。”

“朕这一句话欠了十五年,如今再不兑现,倒是要寝食难安了。”

赵云安似乎听不懂他话里头的意思,躬身道:“云安想求陛下一事。”

“自从云安大一些,家中祖母、母亲等都忙着张罗婚事,但男儿当先立业,后成家,云安请陛下金口玉言,特赐云安能自己择亲。”

话音一落,皇帝脸上的笑意便淡了下来。

他似笑非笑的看着赵云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来如此,你却要为这事儿用掉朕的允诺,那可是大大的不值。”

赵云安笑了笑,还大胆看向皇帝:“陛下,云安瞧着男人但凡成了家的,便有忙不完的琐事,妻子儿女都要照顾,实在是麻烦的很。”

皇帝迎上他的目光,倒是微微一顿。

数十年过去,赵云安的一双眼睛依旧清澈见底,明亮动人。

皇帝仔细一看,依稀在他脸上看到了高宗的影子,也是,赵云安的祖母是宗室女,是他的亲堂姐,眉目之间有些像皇室人也情有可原。

他忍不住心想,怪不得自小就觉得这孩子面善,原来是眉眼之间有他跟父皇的影子在。

以前小时候还不显,只觉得玉雪可爱,如今长大了,长开了,便越发相似了。

一时间,皇帝倒是忘了怪罪,笑着说道:“真是孩子气,成家立业一样重要。”

赵云安便笑:“但云安还是觉得为陛下做事更重要,我还未做出一番功绩来,怎么能急着成亲,再等个四五年也是要的。”

“陛下,您就答应我吧,省得我祖母和娘总是催着,吵得我耳朵都起茧子啦。”

皇帝眯了眯眼睛,笑着问道:“你真的要用在此处?”

“朕可以允你婚姻自由,自主择亲,可若是如此,这状元郎的名头可就要旁落了。”

赵云安灿烂一笑:“陛下,状元虽好,但只要入朝为官,都是一样能为陛下效力。”

随着年纪长大,赵云安脸上的嘟嘟肉也下去了一些,但每次笑起来的时候,脸颊还有几分稚气在。

皇帝瞧着,心底依旧有几分不悦,却不觉得赵云安是故意为之。

毕竟丁傲儿出身高贵,长相也出色,又是凉州大户丁家的女儿。

最难得的是她性格柔和,与珠玉完全不同,这样的一位郡主,是人人都巴不得娶进门的。

赵云安怎么可能为了不娶她,将状元郎的位置都让出去。

皇帝琢磨了一番,暗道这孩子瞧着稳重,到底是被家里头惯坏了,总带着几分孩子气。

不过这样也好,丁傲儿的婚事,他另有打算。

“既然如此,朕就答应了你。”

皇帝朗声一笑:“当年你父亲赵弛高中探花,也是朕钦点的,今日赵家一门四进士,父子皆探花,也是一桩美名。”

话音落下,赵云安大大松了口气。

他还怕皇帝心中恼怒,一时下不了台,直接把他的功名给撸了。

点了探花郎,皇帝又迅速的钦点了状元榜眼,方才他还对钱怀仁夸赞有加,可这会儿压根没提他的名字。

离开宫廷的时候,新鲜出炉的状元郎忍不住一次次打量赵云安。

“赵兄,你可真是……”他一时找不到形容词。

赵云安反倒是笑着恭喜:“恭喜刘兄高中状元。”

刘琦摇头道:“枉我还说自己耕农出身,哪知道到了御前连稻子都不会看,一味只想着阿谀奉承。”

“赵兄,从今晚后,谁要再说你是靠着裙带高中,看我不骂他们一个狗血淋头。”

刘琦便是方才在大殿之内,对着稻谷,讲了一番耕种之道的考生。

他见赵云安连状元之位都不要,且言之有物,谈吐不凡,心底很是佩服,一时间倒是奉为知己。

赵云安笑了笑,只说:“我也是运气好。”

不过能得到未来状元郎的示好,也算是额外的收货。

他们这边说说笑笑,很是融洽,钱怀仁却黑着脸,憋了一肚子的气,偏偏这一次他出了丑,其余同窗都怪他带歪了加试,这会儿都懒得搭理他。

这一届的殿试与往年不同,在皇榜还未出来的时候,民间便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皇帝抬出三筐稻谷,罢免漳州知府,自然是大快人心,别人称颂为明君。

而赵云安学识渊博,又有金口玉言换婚姻自主,错失状元却得探花,竟是比话本还要精彩。

百姓们最乐意流传这样的事情,一时间连茶楼里的说书先生都在提,倒是成了家喻户晓。

转瞬便到了传胪盛典这一日。

又是一大清早,新科进士们早已恭候在宫门之外,等待传呼。

与上一次又不同,这一次的新科进士们,都已经换上了礼部提前发下来的公服。

大魏朝新科进士公服以靛蓝为主,上带进士巾,系以垂带,簪翠叶绒花。

深蓝色的罗袍,缘以青罗,袖广而不杀。

另外还搭配有腰带,同样也是蓝色系皮革制成,垂落在身后。

这一身穿上,又是簪花又是披腰带的,显得好看的愈发风度翩翩,长相逊色的更像倭瓜。

赵云安长身玉立,往那儿一站便是风采过人

不知是不是殿试选状元的事情广为流传,竟还有大胆的百姓凑在远处偷看,也不知道距离那么远,他们到底能看清什么。

赵云安等了一会儿,往旁边一看,钱怀仁脸原本就黑,穿着蓝衣服就更黑了。

“宣百官入朝。”

“宣新科进士觐见。”

一声令下,新科进士们与文武百官进入宫廷,分列左右,在太和殿上行礼肃立,静候宣读考取的名次。

这便是鼎鼎有名的“金殿传胪”。

銮仪设在太和殿前,往后便是乐部和声署,各在两旁,在礼乐声中,文武百官都身穿朝服,按照品级排列。

新科进士们则站在文武百官的名次之后。

先行礼完毕,才由内阁王首辅亲自捧着皇榜,呈给皇帝。

又是一番三跪九叩礼,皇帝才打开皇榜:“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第一名刘琦,赐状元及第。”

“第一甲第二名孟行,赐榜眼及第。”

“第一甲第三名赵云安,赐探花及第。”

唱名刚落下,赵云安便跟随着鸿胪寺官一起出列,就御道左又后跪下谢恩。

第一甲头三名的特权,在传胪盛典上便彰显,只有他们三人能够被引领出列,跪下谢恩,且名字会被传唱三遍。

等到后面的第二甲进士,三甲同进士,便只有唱名一次,且没有礼官引领出列谢恩这回事。

一直到所有新科进士都唱名结束,便又是一番三跪九叩的大礼。

结束之后,才有礼官捧着皇榜出太和门,将皇榜张挂在拱门之外,等待百姓查阅,一直到三日之后,这张皇榜才会被摘下来,储存在内阁之中。

微风徐徐,连带着赵云安的衣袖裙摆,进士巾上悬挂的丝带都在随风飘扬。

进宫的时候,赵云安镇定如常。

可等踩在太和殿的白玉石上,从宫殿正门离开,享受着皇帝待遇的时候,心底忍不住也有些紧张起来。

除去皇帝大婚,也只有新科进士能够光明正大的走这一条路。

“请状元郎换御赐新衣,跨马游街。”

刘琦脸色一顿,下意识的看向赵云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