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93

作者:日本警视厅笫四搜查班警部 字数:2728 更新:2022-03-04 13:34:41

第046章武器升仙

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

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

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

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

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

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

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6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

封禅礼沿袭乾封旧制。封禅后,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说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

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

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

现唯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而自宋真宗之后,帝王来泰山只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其原因是老朱不信。

这也是为什么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一共有12位,正史却只有6位。

回到现实,现在周文文正在“垃圾堆”里,找封禅的材料以及他想要的某个东西。

提斯也陪着,他在一边指点这些东西是谁的死去物品,有点晦气,但谁让一人一羊现在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呢?

按照历史记载,六位皇帝自秦始皇起,都在泰山立石刻石,其中秦始皇称颂自己的功德。

汉武帝不仅立石还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汉光武帝是垒方石燔柴,燔柴也就是现在把木头架成四方形的礼仪,但明显,汉光武帝的燔柴会更大。

唐高宗则建圆丘祀坛,上面还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又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

还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次年正月唐高宗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

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

第三日才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则升坛亚献。

唐玄宗不仅弄了这些礼仪,还在封禅后,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

唐玄宗又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说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最后一位皇帝宋真宗,则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

可见周文文得需要搞一块超大的石头,还要搞玉牒书、五色土封坛、撰书。

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

五色土的使用在《山海经》《禹贡》《周礼》《史记》《唐书》等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多用于诸侯建国立社、帝王封禅等重大仪式。

在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

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种颜色的土壤,由全国各地纳贡交来,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汉书·郊祀志》记载:“徐州岁贡五色土各一斗”,专供朝廷使用。

更早的《尚书·禹贡》云“徐州厥贡五色土,”在九州贡品中是特有的。

《史记·孝武本纪》:“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诸物,颇以加祠。兕旄牛犀象之属弗用。皆至泰山然后去。”

《同治·徐州志》记述的更具体“赭土山产五色土,贡自夏禹,汉元史五年,唐开元至宋皆有入贡....”

社稷坛是古代帝王江山社稷的象征,因此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

如果周文文没记错的话,保存最为完好的社稷坛,位于紫禁城东城区西长安街天安门西侧,面积约360余亩,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

社稷坛与太庙相对,分别位于天安门的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

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

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作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后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

唐代,幽州城的东北郊有一座古刹。

辽代,古刹扩建为兴国寺。

元代,兴国寺被圈入大都城内,改称万寿兴国寺。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万寿寺的基础上建社稷坛。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祭坛台四周内墙由青、赤、白、黑四种颜色的砖砌墙改为四色琉璃砖。

民国三年(1914年)10月10日,改“社稷坛”之名为“中央公园”,试行开放三天,接待市民参观。

民国四年(1915年),中央公园西南部建造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唐花坞。

民国十四年(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社稷坛拜殿停灵。

......

未完待续

第047章预告王剑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3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