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86

作者:日本警视厅笫四搜查班警部 字数:2796 更新:2022-03-04 13:34:39

第042章综述洛阳历史

此外,魏文帝曹丕在洛阳城西北隅建百尺楼。

曹魏又将东汉旧城北城墙加厚至30米左右,并在西城墙北段、北城墙外侧增筑马面,改建太夏门,其意恐在于加强宫城的防卫。

而城内高台、城墙、马面、护城河等完备防护体系的形成,则标志着它的成熟。

自此,我们可以总结洛阳历史。

周武王元年-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都城。

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国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也是秦都咸阳通往东方各地的要道。

汉更始三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汉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焚洛阳宫庙及人家,繁华的洛阳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魏延康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

前赵永嘉五年-311年,刘聪率军攻入洛阳,焚毁城池。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洛阳城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宫城、内城、外郭城。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灭亡,洛阳城沦为一片废墟。

综述:

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定鼎的数百年里,汉魏洛阳故城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大的变化。

一是三国魏时修建洛阳官,并在大城西北隅修建了一座具有离宫性质的小城——金墉城。

二是在北魏宣武帝时兴建外郭城并筑坊320。

这两次建设尤其是后者,不但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而且奠定了汉魏洛阳故城今天的规模: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据现代考古实测,当时的洛阳占地100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

北魏历孝文帝(宏)、宣武帝(格)、孝明帝(诩)、孝庄帝(子攸)、节闵帝(恭)、孝武帝(修),以洛阳为都共42年。

此后,在北周宣帝时,又调兵大修洛阳宫、常役使4万人。

将邺城六府迁于洛阳,又将原迁邺的太学石经迁回洛阳。

据《周书·宣帝纪》记载:“其规模壮丽,逾于汉魏远矣。”

但因时间短促,皆未完成。

至隋统一全国,因北魏灭亡而荒废的汉魏洛阳城残破不堪,隋炀帝在洛阳另辟新址,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

汉魏洛阳城外郭城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3面城墙保存较好。

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

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

全城周长14公里。

城墙夯土版筑,版筑夹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墙上还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4座,北墙东段有3座。

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

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护城河遗迹。

北魏外郭城破坏殆尽,现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墙残段。

阊阖门是北魏宫城的正门,门址位于北魏洛阳城中轴线大街铜驼街北端,门址台基为长方形,东西44米,南北24米。

城门结构复杂,城门两侧前方修东阙和西阙,东西对称,两阙台之间间距达40余米,两阙台各长19米、宽6米。

东西阙台之间有东西并列的三条门道,门道各宽4.8米,进深8.6~8.8米。

阊阖门巍峨壮观,是一座面阔七间、有三个门道的殿堂式建筑。

这是迄今为止发掘所见最早的宫城门阙,开启了隋唐洛阳宫城正门应天门乃至故宫午门门前置双阙的先河。

阊阖门阙的形制、结构和建筑技术对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门阙制度的研究无疑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东汉时期,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曹魏、西晋变化不大。

北魏时建立了单独的宫城。北魏的宫城位于城内北中部,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占全城总面积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

宫城的南、东、西三面城门已找到,南门也称阊阖门,门洞阙口宽约46米,门两侧有厚大的夯筑土阙,形制雄伟。

东门云龙门与西门神虎门相对。

宫城内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应是北魏太极殿遗址。

在宫城其他地方还发现夯土台基20余处,亦为宫殿遗存。

金墉城遗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内城西北角,今孟津县翟泉村东北一带。

一共有三座小城连在一起,从北往南依次为甲、乙、丙三城,平面略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约255米,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

据考古发掘可知,金墉城甲、乙、丙三座小城是不同时期建造增筑而形成的,始建于曹魏明帝,在防卫上是全城的制高点,易守难攻,军事作用非常明显。

之后更多的是作为被废除的帝王、遗弃的后妃幽禁之地或者帝王暂居游幸的离宫别院。

永宁寺塔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内,寺址北距宫城前门阊阖门仅一里之隔,东临洛阳城中轴线铜驼大街。

寺内的标志性建筑是九层永宁寺塔,“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

北魏熙平元年(516年),年仅6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其母灵太后胡氏临朝称制,实际控制北魏政权。

在当时王公贵族争相礼佛的狂潮中,她发起创建了皇家寺院永宁寺。

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达3万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万平方米左右。

......

未完待续

第043章预告正始石经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3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