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42

作者:日本警视厅笫四搜查班警部 字数:2651 更新:2022-03-04 13:34:25

周文文知道贾诩在说什么,两汉特有的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指的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

是中国烛有古代哲学术语,也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

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最具有代表的是汉儒董仲舒,他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

天人感应思想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洪范》。

尚书·洪范别名《洪范九畴》,作者来自于先秦以前诸子的百家,具体是谁无法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创作年代,来于公元前的周代,但作品的出处却是《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中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其中四书名单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他们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

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

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年—1320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

明、清沿袭元制,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四书》。

《四书》不仅是儒学经典,还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

在近代,《四书》还被编入小学、中学教科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有一说法,儒家本有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到唐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又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再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故此成成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而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五经是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春秋》又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别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约2500枚。

而经过专家鉴定,其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

此前,清华简第一辑和第二辑整理报告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年底出版。

在此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却引发关注,因丸其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古代的另一种学术造假行为叫伪托。

这类伪托之作和今日之学术造假不同,这类作者只求作品传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所以虽然是伪托之作,往往不乏学术价值,有些却是极其重要的文献。

《禹贡》便是我国现存最古史书《尚书》中的一篇。

以前的学者都以为《禹贡》为夏朝史官甚至是大禹本人的著述,现在早已为学界所否定。

因为上世纪30年代,顾颉刚提出了《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观点。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证据是:《禹贡》中提到一条河“菏”,菏指菏水,它是公元前483年吴王夫差为与晋争霸而开凿的一条运河。

即此一点就可以断定《禹贡》作于公元前483年之后。

此外,《周礼》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庄子》除内八篇外都是后人所作,《论语》的版本之争也实际上就是真伪之辩。

《尚书》文学体裁为散文,最早来源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治国法。

《尚书》也是古代的历史文献,记录从尧、舜开始,到夏、商、周三代的资料。

去然其中有些篇章的真伪受到质疑,但是大体而言,仍可展示古人(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基本观念与实际作为。

洪范概述:(一)五行,(二)敬用五事,(三)农用八政,(四)协用五纪,(五)建用皇极,(六)乂用三德,(七)明用稽疑,(八)念用庶征,(九)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以上九大范畴,足以建构一个国家。

其中从自然材质谈到人类属性,从政务规划谈到天象规律,然后推出至高理想——“皇极”,以此作为国家的指导原则,亦即人群组成国家是为了体现绝对正义。

......

未完待续

第006章预告《尚书》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3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