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304、火急火燎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字数:4440 更新:2022-03-02 22:44:45

当晚,发生了很多事。

史从云让宫女给小黄花找了一些保暖的衣物,问她吃饭没有,小姑娘点头,然后告诉他赵姐姐带她去吃了,安排她和费氏族住在一个院子里。

史从云点头,有赵侍剑帮他安排,家里的事他根本不用担心,他弄多少小老婆回去,都能养得好好的。

过了一会儿,赵侍剑也来了,史从云连让人请她来万岁殿和自己睡,等赵侍剑一到就亲热的上去道:“媳妇,来来来,快坐,为夫给你揉揉腿。”

半年不见,赵侍剑的小腹已经隆起明显,他在前线就知道赵侍剑和周宪有身孕的事,如今再见,赵侍剑原本清瘦的脸蛋也圆润一些,透露母性的光辉。

赵侍剑没说,瘪了瘪最,泪光闪闪的钻进他怀里,一边抽泣一边委屈巴巴的说:“还不知道你,因为帮你安顿好费氏,才说好话给我听。”

“哪会,你才是我的心头肉啊!”史从云脸不红心不跳,张口就来。

过一会儿赵侍剑不哭了,史从云把轻轻抱起来,放在大腿上,大手抚摸隆起的小腹,“好像有动静,这里面就是咱们的血脉啊。

我现在是天子了,他们都说天子是龙,里面就是条小龙,可能正在游泳。”

赵侍剑被他逗笑,面露红霞,“不许说怪话。”

“这怎么怪了,你说说看,朕是不是龙。”史从云哈哈大笑,又凑到她耳边坏笑道:“本来想给你看看我的大龙,不过现在不行了,这小东西占着他爹的窝,让他爹不痛快,等将来长大了,非多打几顿解气不可。”

赵侍剑被他气笑,“哪有这样当爹的”就和他笑闹起来。

其实史从云心里是虚的,他刚刚在府符太后那腾云驾雾,早没了龙龙腾虎跃的威风。

之后夜色已深,宫里他让王秋带着宫女去整理赵侍剑带来的东西,把赵侍剑留下,在万岁殿里和他睡觉,小黄花在侧殿睡。

他难得睡了一个安稳老实的觉,没有动手动脚,反而小心翼翼。

第二天一早,史从云起床,早在外面等候的宫女要进来服侍,不过小黄花更勤快,史从云让他们照顾赵侍剑。

宫里也是有官僚制度的,只是官吏多是女人。

总体来说就是唐朝延续下来的“六局二十司”制,其中六局的首官女官都是正五品,有正经俸禄。

尚宫局,管司言,

尚仪局,管司籍,

尚服局,管司玺,

尚食局,管司膳,

尚寝局,管司设,

尚工局,管司制。

其中和史从云接触最多的就是尚宫局,因为她们是随时跟在天子身边,有什么事需要随叫随到,很多时候都是天子吩咐尚宫局的女官,然后再传令让其它各局照办,和他接触最多。

进宫一晚他就已经感觉到了,一面让宫小黄花伺候他洗漱,一面问更在旁边的女官,“你叫什么?”

“回禀官家,下官姓林,单名玉。”

“林黛玉”史从云下意识道。

“官家说什么?”

史从云笑道:“朕给你赐个名,往后你叫林黛玉吧。”

“多谢官家!”女官林激动的跪下、

他恶趣味的点头,让她起身,这女官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应该是从哪家勋贵家子女中选上来的。

“林尚宫,往后你要注意,有些事如果拿不定主意就问贵妃如何处理。”

“是!”

史从云点头,“林黛玉啊,会写字吗。”

“禀官家,不只写在,些文章也成。”林尚宫急忙道,目光中充满期待。

史从云点头:“好,你把宫里的吃穿用度,比如平时吃几个菜,大体有什么,每天的花销有哪些等,一一都写写,可以去问其它各局,尽量写详细些,等哪天闲暇,朕要看看。”

“遵旨!”女官非常激动,连领命。

进入皇宫事情很多,史从云也不急着去看周宪、费氏,他还没被冲昏头脑,这两天主要还是把一些事情走一遍流程。

太阳刚起来,史从云草草吃了点东西,然后林尚宫来汇报,礼部官员,中书门下的宰相们已经求见。

史从云便让林尚宫找人同知皇后来万岁殿。

不一会儿,早就盛装打扮的符六妹在众人簇拥下到了万岁殿。

六妹其实年纪还小,哪怕现在也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可爱漂亮的脸蛋上稚气未尽脱,穿着皇后的华服,曾经她姐姐的凤冠戴在头上有些显大。

史从云伸手拉住她,六妹很激动。

她身后身后还有众多两列宫女随行,当然太后也在旁边,这是史从云昨晚上一边推车,一边跟符太后交代的。

六妹第一次当皇后,不知道礼仪,让后宫的女官教她需要时间,可事情不等人,不如让亲姐姐跟着她,到时指点一二,马马虎虎就混过去了。

当天,史从云到垂拱殿和百官汇合,随后天子仪仗摆开,满朝文武随行,天子和皇后辇驾从宣佑门往北,出拱寰门,到达内城,随后往东到五丈河仓附近,随后往南又走数里,从朝阳门出。

队伍漫长,阵仗很大,车马连绵不绝,自然引来众多百姓围观。

史从云在辇驾中把玩六妹的小手,时不时往外面看一眼,感觉拉风极了。

出大梁城后往南,随后一路都是礼部官员主导,登山祭拜山神,上天,就是一路走很累,有一段上山的石阶,山上已经到处是王仲带的士兵护卫,但台阶是实在太多,走到一半多有些走不动,不过她还咬牙坚持。

史从云干脆把她背起来走,六妹的体型和他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轻飘飘的,不过皇后害羞得不敢看人。

周围那些文武大臣见状有些老流氓哈哈大笑,有些则不好意思的避开目光,也没人说什么。

很快到了山顶,祭祀的牺牲已经昨夜连夜送上来,随后按着礼部官员的安排,整个流程十分顺利,翰林院的官员们出来读了一些他听不太懂的文章,随后就是到处烧香,又有礼部官员把一些祷词恭敬送到他手中。

让他告诉上天,告诉先祖自己的功劳也业绩,已经开庙立国的事情。

结果史从云有些懵了,这些祷词里有很多生僻字,古人就是这样,觉得词句越生僻,知道的人越少越高大上,所以在这样场合的词句可想而知。

好在这件事在李谷提醒下,由于六妹代劳,按李谷的说法,皇后也是一家人,可以向上天先祖汇报。

之后各种仪式其实都不累,就是站得腿麻。

到太阳西斜,浩浩荡荡的队伍才陆续下山,所有事情都草草的来了一边简易版,虽然隆重,但也简单。

原本史从云需要在山上住一天或者几天,不过他拒绝了,要求立即回宫,第二天举行登基大典,一刻也不耽搁。

第二天,皇宫里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史从云昏昏欲睡的任由礼部那些老头摆弄,感觉比上战场还累人。

熬了半天,终于到下午,史从云车架游街,穿过了大梁的几条主要大道,告诉京城百姓,新皇帝上位。

路边到处都是百姓,挤着想看一看皇帝的样子,还有小孩被父母放在肩头,好奇的看向他。

百姓们们见皇帝车架过来,都纷纷好奇张望,也没什么跪拜,但欢呼声确实不少。

王仲确实问过他,要不要路边的内殿直士兵等车辇过来就让百姓跪下,那样更威风些,史从云摇头拒绝,告诉他不用,他就喜欢看人多热闹。

其实越是站得高,看得越清楚,对那些框框条条,各种东西也没那么重视。

再者现在还不是明、清,很多东西是很宽松的。

看社会风气首看法律刑罚,因为一朝的法律刑罚残酷不残酷是塑造社会风气的重要原因。

宋代的刑罚比唐朝还轻,是古代封建帝国中最轻的,这本来正常,就像唐朝比汉朝轻,汉朝比秦朝轻一个道理,社会是要往前进步的。

可等宋之后反而看起来不正常了,就像来个大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特别明、清,不但没轻,反而越来越残酷,什么灭三族不爽灭九族,灭九族不爽灭十族,腰斩,凌迟等等各种酷刑肉刑要么被重新启用,没有的就自己发明出来。

这样的刑罚下,社会风气也越发保守、森严和死气沉沉,这就是后来多数人对古代社会的理解,因为明、清距离最近。

但现在其实是不同的,而且非常不同。

如今即便战乱连连,很很多事是十分宽松的,大家也没那么“讲究”。

特别是在忠孝节义,纲常伦理,称呼,名号,以及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上,都没那么斤斤计较。

且不说普通百姓,皇帝都没那么多讲究。

赵匡胤篡位后仍对郭荣遗孀叫太后,叫太后的父亲还是叫国丈;叫前朝驸马张永德依旧叫驸马;叫他的一些爱将之类的还是老样子,基本都是爱怎么称呼怎么称呼。

批示奏疏的时候也会脏话连篇,连登基大典,设宗庙社稷,祭拜天地的大事都是抓紧时间草草搞定了事。

文武百官也没人觉得不妥,天下也没人说什么。只有窦仪有次批评赵匡胤,别见大臣的时候老是随随便便的,衣衫不整,身为皇帝,少说穿戴整齐点。

这个时代,乃至之前的汉、唐,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明、清及其之后闹出来的那些森严风气,以及各种瞎讲究,社会风气也比较随性,开放。

像赵匡胤和李世民等开国皇帝都差不多,至于刘邦就更不用说了,他简直是一朵奇葩。

要说不循规蹈矩,刘邦干出来那些目无岗纪,不守规矩的事都能写本书,而且绝对是让人忍俊不禁的书。

这种开放的风气,从汉朝就已经定下,之后一直延续发展。

很多人只知道汉朝打仗很多,打仗很猛,但不知道跟随卫、霍建功立业封侯的人好几个都是匈奴人,率先进军西域的先锋将领也是匈奴人,甚至汉武的托孤大臣中有一个也是匈奴人,他当初是被霍去病俘虏的。

再比如赵破奴率七百骑兵出玉门关攻破车迟,楼兰,围困中亚两个国家;还有那场“虽远必诛”,在今咸海附近杀了郅支单于的大战等,这些大战中远征的汉军其实数量不多,大头是西域各国派出“协从军”。

汉朝继承秦朝很多东西,其中广博开发,吸纳天下人才这点也是。

所有人不会因为出身而区别对待,也不会抱着自己的东西不放,兼容并包,对外族杀归杀,打归打,也一直秉持开放态度,只要有本事,不看出身,不看是哪里人,有功就赏。

这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如果统观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无论是汉人自己,还是外族,用“汉”为国号的国家,割据政权等,多到离谱。

以致历史上都写不过来,只能给他加别名来区别。

如西汉、东汉、季汉、南汉、北汉、后汉、玄汉、盆汉、成汉、汉(赵)、刑汉、侯汉、朱汉、王汉、郝汉、陈汉

乃至现在,北面的辽国很多人一厢情愿的说他们是继承大唐,可他们自己是不承认的,他们的皇帝直接就说过,想做汉高祖。

某种程度上,辽国算是成功了一些,因为自汉朝立下规矩后,之后无论是魏晋北朝,还是隋、唐,乃至到如今五代十国,众多无论哪里来的人,多数都想着要做汉高祖,一旦立国也遵循汉人的规矩,以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古国名为国号,这样无论怎么变,都以示同源。

但辽国打破这千年来的规矩,并且没有受到惩罚,于是规矩就变了。

之后在辽国治下女真人,蒙古人等纷纷立国,他们立国就不再如当初他们的祖先那样,依旧循序汉朝的规矩,而是跟着辽国。

金国的金,就是仿效辽国,辽国以镔铁为国号,女真人就以黄金的金为国号,而蒙古人起初的蒙兀王也是辽国封的。

等到蒙古人彻底用武力吞没所有南面的山河之后,通行千年的规矩彻底被打破,由汉朝留下的规矩变成了辽国为开端的规矩,也标志着农耕民族在在政治,文化,军事上占据千年的主导地位丢失。

这点来说辽国确实差点成为他们梦想的汉高祖,制定新的规则,可惜他们始终没法往南,没把自己那套推行出去,最后还是靠蒙古人。

短短两天,从立宗庙社稷,到登基大典,史从云快马加鞭,草草走了一遍,等第三天,朝议已经正常开始,庞大的国家机器再次运转起来。

而此时,史从云篡位,改国号为秦的消息,差不多也已经陆陆续续到了天下各处

7017k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6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