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69、出兵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字数:4785 更新:2022-03-02 22:44:32

草长莺飞二月天,汴梁城外,数万大军枕戈待旦。

这次的动员完全和去年与辽国作战完全不同。

此时大梁禁军经过六年的扩军,数量已经到达十七万出头,这样庞大的军队虽然还远远比不上汉唐巅峰时期的兵力,但也不可小觑。

毕竟蜀地,江南,两广,云贵,山西,辽东,河套,河西走廊等等都不在手中,养这么多兵已经是十分庞大的规模了。

史从云召集各路大将已经到了京城,特别是之前他放在江陵、潭州练兵的李处耘和李汉超就起作用了。

回来之后,史从云专门设宴接待来人,但吃得却十分朴素。

和他们两人询问荆州的事情,问他们军队训练得如何。

李汉超和李处耘都信誓旦旦保证,荆楚之地的士兵已经训练得很好,枕戈待旦,整个南方,因为荆楚之地,大致后来的湖南湖北,处在天下之中,南北交通之地,无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都要经过,所以战争烈度比南方其它地方密集多了。

这就导致荆楚的兵,战备状态,肯定是比几十年没打仗的蜀地要好太多的,这也是史从云让李处耘和李汉超就近留在江陵,潭州(长沙)原因之一。

而且这些地方紧挨着蜀国东大门,兵力调动十分方便。

这个东大门就是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长江三峡,这段路可不好走,这段路也决定了很多王朝的兴衰,那些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唐中晚期,五代十国的争霸不谈,人们最熟悉的铸就三足鼎立天下局势的夷陵之战就是发生在这一段。

人们耳熟能详的火烧七百里连营,白帝城托孤等都发生在这一段。

是蜀国的东大门,所以史从云从两年前拿下江陵和潭州之后就格外重视,把李处耘,李汉超留在那练兵。

“荆州的兵比某想的还要能打。”李处耘很激动的跟史从云说:“特别善于水战。”

史从云点头,对李处耘道:“那地方你来我往一直乱,也没少打仗,多练就好。

这次东路我想让你来领军,江陵和潭州的兵力,加上司超的水军,还有龙捷军的兵力,总共给你三万人,从江陵西进,顺长江而上,随后直取夔州(奉节),直取成都。”

李重进很惊讶,“大帅,这”

比资历,李处耘比不上司超,王审琦,王仲,邵季,董遵诲,罗彦环等一开始就跟在他身边的将领,比战功自然也不成。

现在这些人中除王审琦出镇河阳三城之外,别人都还在,李处耘大概怎么也没想到史从云会让他挂帅。

历史上对李处耘这个人评价很两极分化。

一面因为他手段残忍,做事毫无道德底线;一面又因为他很爱民,最后没落也是为普通百姓出头,得罪朝中大将而仕途中断,郁郁而终。

他手段残忍,比如他为了吓唬敌军,他从敌军俘虏中挑出几个最胖的,直接杀了让士兵分着吃肉吓唬敌军,吓得敌人直接投降。

他爱护百姓,比如他不止约束军队,体恤百姓,还因为自己上司亲兵欺凌百姓而出头,结果在他屡战屡胜,事业上升的时候断送一生。

所以对他的评价才会如此两极分化。

和李处耘相处多了,史从云却十分欣赏这个人的,这一切都和他的境遇有关。

他的残忍、他的爱民都与他的履历有关。

他年轻时经历过张彦泽之乱,之后是静难军折从阮手下的将领,很得折从阮赏识,却被折从阮的外甥诬告,之后折从阮临终前推荐他到朝廷做官,可能也是怕自己死后外甥报复他。

静难军地处西北,不止是艰苦,民族环境负责,党项人,汉人,羌人,沙陀人等混杂,情况特殊,形势残酷,百姓困苦。

长期在那样地方摸爬滚打的李处耘一方面明白世间的残酷,明白人情世故,人性的奸诈,做事也没有南方和东方将领官员那么多的道德束缚,因为在那样残酷的地方,就真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了,坟头草都能几米高。

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在那样残酷的环境摸爬滚打,没有锦衣玉食,没有享受安逸,长期和几乎全民皆兵的百姓同生共死,他也更明白底层百姓困难,切身体会生存的艰难。

以致李处耘是极度两面性的,不止在残酷和善良之间,在政坛也是。

明白生存的艰难,他一方面极力讨好上司,极度渴求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好好活下去;一方面又因为百姓出头顶撞上级,断送前程。

说到底,谁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苦难,不能只看一个结果就妄下结论,何况这样的年头。

只有历经苦难的人才能理解同样身处苦难中的人,如果去和李煜、孟昶之类的人谈什么民间疾苦,你再怎么说他也不会明白的。

史从云拍拍他的肩膀,“某相信你,首先是因为你是能打仗的,在我手下诸多将领中,你是能独当一面那类人,你肯定有能力。

其次,你懂得百姓的苦难,知道生存的不易,如此你就不会像别的将领那样对同样身处苦难中的百姓随便下手。

你随我一路征战,向来都是约束手下将士,爱护当地百姓的。你来领军,这次入蜀我才放心,军中那些老将,骄兵悍将,某相信你在西北摸爬滚打那么多年自有手段。”

“大帅!”李处耘激动得单膝跪下,眼眶有些通红:“家父乃唐朝(后唐,李克用那个)将领,昔日讨王都定州,结果契丹来援,唐师不利,以致力战而死,尸骨不存。

之后朝纲崩离,自那之后,家道中落,四处飘零谋生,没有根基依靠,原本从折公(折从阮)手下来京,只想谋口饭吃,养活家小,没想大帅接二连三给某这样的机会。

某定不会辜负大帅的厚望!”

史从云点头,他手下的将领中,最不容易的只怕就是李处耘了,王仲、邵季有史家背景,董遵诲也是家破人亡,但他可以投靠舅舅高怀德,高怀德的父亲可是齐王,追赠秦王。

王审琦是外人,是从辽西迁居洛阳的,但也安家下来。

李处耘是带着家小到处奔波,谋求生存的,从陕西跑到河南,很大原因还是怕折从阮外甥的报复,现在史从云让他独领一方大军,是把他真正看成嫡系了。

如此往后他的前程就有保证,也算有立身之地了

次日,在亲王府的会议上,史从云宣布此次出兵安排。

大军分两路,北路和南路。

北路军史从云亲自率领,共计两万人,以马步军为主力,龙捷骑兵和虎捷步兵以及神火军构成,从关中翻越秦岭南下,过剑门关直取成都。

领兵将领为王全斌,邵季,高怀德,符昭愿,潘美,韩令坤,慕容延钊等,枢密使魏仁浦为参谋,负责后勤调配。

南路军以李处耘为主帅,总计三万人,包括江陵、潭州驻军,控鹤军,铁骑军,驭浪直,神火军一部,将领除主将李处耘外,还有李汉超,罗彦环,司超,王环,董遵诲等,同时安排一个监军曹彬,宰相王溥负责后勤补给调配。

史从云在心里考量过的,他几乎把年轻的将领都安排给李处耘,除了李汉超外,李汉超驻军在江陵,他必须去,这样做是怕那些老将不服李处耘领导。

所以老将都在他这边,年轻将领几乎都安排到李处耘麾下,同时还安排了监军曹彬,上两重保险,以免他们入蜀之后烧杀抢掠。

这安排一处,确实引起一些波澜,有人当场就质疑,李处耘资历不够,让他独自领大军怕不妥,让司超,王审琦等老将或许会更好。

这种事在史从云这倒是常见,他也不生气,以李处耘之前打的战举例,说他有帅才,随后用自己的威望压下,大家也就同意了。

安排妥当之后,各军领命,开始调度大军

另一方面,老爹史彦超史从云不准备让他出征,一生征战,也是时候好好在家享享福,跟大娘小娘多给他生几个弟弟妹妹,不然以后想政治联姻都没人。

说到政治联姻,小妹史从梅的婚事也有了门头,毕竟小妹也到出嫁年纪,在这年代不算小,对象是枢密使魏仁浦的儿子。

这婚事是老妈张罗的,主要是史从云吹的风,毕竟朝堂之中魏仁浦是他最需要拉拢的。

他找小妹问过,小妹一脸羞涩的说让他做主,这个年代的女孩差不多都这样,一方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方面天下大乱,哪有时间给你情情爱爱,繁衍后代保证血脉不断绝这个首要目标都很难。

汴梁内外都有不少卖儿卖女的穷苦百姓,都是卖给达官显贵作为仆从,史从云想管都没法管,上百年的战乱导致整体生活水平太差,那些卖儿卖女的衣着褴褛,瘦骨嶙峋,不卖他都养不活,说不定就成了口食,现实倒逼的。

这些事只有等天下稳定下来,百姓生活水平上来之后才有办法去管。

他向过魏仁浦的意思,魏仁浦当然求之不得,还给他带他去家里见了自己的儿子。

说起来魏仁浦的儿子比小妹还小两岁,但也是高大小伙,面相也不错,大概是遗传他爹的,魏仁浦本事也是个高大的人,虽然比起他矮了一些。

婚事就这么定下了,之后的要交给老爹和老妈了,这也是史从云让老爹留下来享福的一个借口,让他别去打仗了,张罗小妹的婚事。

老爹也就同意了。

之后就是王仲,王仲比较机灵,史从云让他担任京城巡检,这可是个掌控京城兵权的实权大官,当初赵匡胤黄袍加身要准备一年,还要想办法谎报军情把军队带到陈桥才发动兵变,就是因为京城巡检是韩通,他在京城调不动兵。

史从云也特别给王仲嘱咐,他的职责就是掌控京城兵权,保卫史府和秦王府,谁让他交出兵权都不能交,太后、李谷说了也不管用,要是太后说这样的话,立即带兵把皇宫控制起来。

王仲很聪明,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再三保证有他在,京城肯定牢牢掌握在手中

一切安排妥当,到二月初三,檄文诏书都发了,大军开始陆续出发。

最先出发的是北路军,按理说南路军路途远,但南路军更加好走,有水运的优势,汴水可以直接从开封到达淮河,从淮河入长江,顺江走庞大的辎重物资就没那么费时费力。

相较之下,北路路途更短,但因唐末大乱导致关中荒废,洛阳颓败,北路军只能到河中府附近,再往南以前运输物资到长安的运河基本荒废,能用也十分勉强,不足以支撑大军全部物资运送。

所以北路军反而要迟滞一些时间。

史从云道别家人,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准备进宫去和符皇后做个道别。

他一身戎装入宫后,很快在垂拱殿侧殿见到正小心翼翼批示奏疏的符皇后。

因为他入宫从来不用请示,所以到垂拱殿外时,符皇后还没注意到他的到来,一个人跪坐在桌案前,笑盈盈捧着奏疏仔细查看,右手边放着笔墨,玺印就在桌边上,左手边放着一盏清茶,这是史从云教她的吃法,可以提神醒脑。

他突然想,这女人也不容易,想必是战战兢兢怕处理错了自己责怪她吧。

说到底符大是被符家抛弃了,符家不敢领兵入京,也就默认了抛弃她,让她自己随波逐流,这样自己的态度也将决定她的命运,不紧张是不可能的,生死都在别人把控中,能不害怕吗。

“太后不用这么紧张,这些事还有李谷和闾丘仲卿把关,出不了大乱子。”史从云说着走进去,把符皇后吓了一跳,抬起头来有些诧异看着他。

“平时要是不舒心,可以去找六妹,符二走走,现在宫里的规矩不必那么严。”

史从云一身戎装,让他本就高大的身形更加宽阔高大,符皇后显得越发娇小,充满压迫感,似乎小小的她在史从云面前可以被随意拿捏,那种压迫是实实在在来自物理意义上的。

符皇后看着他:“秦王不放心我吗。”

“我是想到你这些日子来辛苦了,临走之前看一眼,大军已经集结,某很快就要走,想想让太后独自在朝中撑着也怪苦的,可形势如此,某也没办法。

如果那些边疆大吏欺负你,你先记着,等某回来一个个去收拾,朝中的事你也不用那么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你至少要明白某是需要你的,咱们是合作关系,太后安心吧。”史从云说着拱拱手。

“某这一去短则数月,长则一年,朝中就靠太后了,你主内,我主外,把这天下打理好。”

他话说完,符皇后脸色艳红,避开目光微微点头,“我知道,秦王一路保重,早些回来。”

史从云点点头,与皇后拜别之后,正式踏上新的征途,朝廷压力肯定也在,外围那些节度使还需安抚,对于此时大周而言,内外都是一场战。

很多人觉得赵匡胤黄袍加身就得天下,其实错得离谱,赵匡胤黄袍加身时大周只有三四个省的地盘,他一黄袍加身,众多节度使就磨刀霍霍,有些节度使在周朝时就已经压不住,不听中央命令,连监军使都敢囚禁。

随后北面节度使联合北汉叛乱,南面节度使在扬州叛变,被打败镇压,接着还有蜀国,南唐,南平,武平,吴越,南汉,那都是一个个打下的。

江山如此多娇,可哪有那么容易得,如果真是披一件黄袍就能得天下,那搞黄色的只怕要立即被诛九族

二月初,周国大军开拔,很快消息就传出大梁,传遍天下。

7017k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6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