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57、回京的危机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字数:4502 更新:2022-03-02 22:44:27

“天冷,让我进去取取暖。”

史从云低声道。

他没说谎,大梁确实越来越冷了,这几天家里派人去太仓领了柴薪木炭,太仓的官员都不敢让他们自己领,而是送到恭恭敬敬送到史府家门口来。

现在只要是稍微消息灵通点的官员,都知道朝中谁权力最大。

“你那是想取暖吗”赵侍剑在他怀里小声道,娇美的脸蛋全红了。

“怎么不是,我对天发誓。”史从云说着努力想往里面挤。

赵侍剑红着脸拒绝他,“这几天还有大事呢,你不能放松,明天又要起不来了。”

史从云这才消停一些,信誓旦旦保证:“等事情都处理完了,老子定要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大丈夫雄风。”

“哼”赵侍剑轻哼一声,没有反驳他,老夫老妻之间自有默契。

史从云搂着她,凑到耳边问:“我当皇帝怎么样?”

赵侍剑突然回头看他,倒是平静,“你跟我说这干嘛。”

“除了你我还敢跟谁说?”史从云好笑的将她搂紧些,赵侍剑不说话,像是在认真的想问题,过了一会才开口小声的说:“不好,李重进、张永德、李继勋都带兵在外。”

史从云点头,“我也担心这些,不过目的不是这样。”

赵侍剑好奇,“那是什么目的?”

“呵呵,如果我告诉你,我能梦见千年之后的事情你信不信。”史从云问,赵侍剑看了他一会儿,点点头,“我信。”

“我看过很过历史,读过很多书。”

赵侍剑很怀疑的看着他。

“梦里看的,不行吗!你想笑就笑,别憋着,憋死你个小娘们”史从云恼羞成怒,赵侍剑趴在她胸口咯咯咯闷声笑起来。

史从云懒得跟她闹:“历史的最终答案无疑都是地理,去单独的讲人心,民族,道德肯是没有答案的。

这里的战争注定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频繁、残酷、惨烈、规模浩大,而且不进则退,没有选择。

这不是我期盼的选择,也不是普通百姓希望的,而是这片土地决定的,没有选择;以前我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因为我没有权势,没有能力,现在我最想的就是整合天下的力量,有很多大事迫不及待想去做。”

赵侍剑一脸不解,史从云用被子把她裹起来,眉飞色舞的抱着她来到书桌前,坐下后放在大腿上,小娘子已经习惯了,乖巧的的替他研墨,他心里有很多话,很多东西,却无人可诉说。

符六不放心,她是符家人;周宪也不放心,周家在江南是大族;只有无依无靠的赵侍剑是他最信任的。

“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做皇帝,不过”他说着缓缓在纸张上写了五个名字,李重进,张永德,李继勋,赵匡胤,李筠。

赵侍剑何其聪明,看了他一眼:“他们难对付吗。”

史从云缓缓把赵匡胤划去,“我把赵匡胤留在北地,但安排他爹在朝廷做官,他弟弟也要留下,这样我能把控他。”

还有一些事他没说,因为只有自己知道。

赵匡胤是个非常重亲情的人,不少史学家都发现,在晚年的时候,赵匡胤发现他弟弟赵光义势力很大,党羽众多,他怕自己的儿子难以继位,又不忍手足相残,于是想出一招想迁都,想从开封迁到洛阳,让他弟弟在开封培养的党羽没用,最后被赵光义劝住了。

也就在几个月后,赵匡胤就不明不白的死在斧声烛影之夜了,他的死成为大宋王朝最大的谜案。

说到底,赵匡胤这个人太在乎亲情,在乎他的兄弟,不是个十分合格的帝王,这也是他最大的软肋;如果换刘邦、李世民之类的人来,赵光义早死十八回了。

而史从云也是用这个弱点,赵家是个军事集团,赵晁,赵弘殷,赵匡胤都是禁军大将,他故意让枢密院把赵匡胤安排在边地守兵,安排他的长辈赵晁和父亲赵弘殷在京城担任闲职养老,同时准备把赵匡义(这时候还没改名,改赵光义是避讳,赵匡胤登基后给他改的)安排个不要紧的职务也留在京城。

这样一来,家人在京城,赵匡胤在外,就能牢牢控制他。

“李重进比官家还有资格继位,而且最要紧的是他带兵在外,这是我最担心的。”史从云紧紧盯着李重进的名字,宋朝那套把调兵的和带兵的分开,其实五代早就如此了,大周就是这样。

枢密院有权调兵但不能带兵,各将领能带兵但调不动军队,只有皇帝既能调兵又能带兵。

一个将领权力大不大,关键看他有没有带兵在外,因为在朝廷他是调不动兵的,可一旦他带兵在外,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匡胤陈桥兵变发生在郭荣死一年后,办法就是谎报军情,让枢密院下调兵令,把大军带出城后突然反戈控制大梁,如果不谎报军情让枢密院下令,赵匡胤也是没法调兵的。

历史上是官家临死前立即想办法把大军全部带回开封,解除将领的军权,可这次或许是打得太顺,顺到官家不忍撤军,结果他病重时多数大将都带兵在外,军权还在各个将领手中,这就十分危险。

“我现在只盼着他们能把大军都带回来,一旦收回军权就不足为惧了。”赵侍剑之所以说他还很忙,忙的就是这些事情。

“大军不能全部带回来,我一天都睡不安稳,李重进,张永德是皇亲,李继勋和我有过节,偏偏他们手中还有大军”史从云道。

“剩下的就是各路节度使,像李筠那类人”史从云道,人们都觉得赵匡胤陈桥兵变好像很简单,但兵变只是开端,兵变之后大约有五六个节度使都准备起兵造反。

但由于赵匡胤应对得力,杀伐果断,所以最终造反的节度使只有两个,但如果当初稍有差池,就会再度天下割据,瞬间分崩离析。

这点也是隐患,好几个节度使只是碍于没事可以发难,对中央早就爱理不理的,只要给他们个理由,比如清君侧,诛逆贼之类的,立即就会跳起来。

“这是两种人,我觉得要分开处理。”赵侍剑道。

史从云放下笔,把手伸进被窝里暖和,“你说说看。”

“李重进、张永德、李继勋这一类和李筠他们不同,他们是朝廷大将,强大是因为日手中有兵权,想办法让他们交出兵权就毫无威胁了。

可以借皇后的力,让皇后出面,皇后摄政,大将在外回京之后理应交兵权,官家不在就交给皇后也合情合理,只要收回来立即给他们安排闲散官爵,就不会有事。”

“要是他们不愿意呢。”史从云话到一半,突然笑道:“老子傻了,他们交兵符要进宫我掌着皇城防务呢,现在就怕路上出事,或者他们领兵在外,直接不回来了。”

赵侍剑说:“这也可能,如果他们感觉到危险,不敢回京,上书要求领大军戍守边境,也不敢逼迫他们”

史从云无奈,“只能听天由命。”

“李筠那些节度使在地方势大,想削他们的兵权是不可能的。”赵侍剑接着说。

“那就必有一战了,先对付李重进那些人,稳住节度使,等控制全部朝廷军队,才能收拾那些地方节度。”史从云感慨。

“嗯,我觉得要一步一步来才稳妥,千万不能逼急了让他们站在一块儿。”

“你说的都有道理,官家当初也是无奈之举,大周开国时危机四伏,为了打仗为了对付外敌,只能对那些飞扬跋扈的节度使再三忍让,但往后这个国家要有长远的未来,必须把这些地方小朝廷给收拾了。”史从云说着说着又笑起来。

“不过这些只是眼下困难,只要挺过去,往后的前途就是万丈光明的。”说着得意哈哈大笑起来。

赵侍剑不解:“这么多忧愁烦恼,你好笑得出来。”

“我不笑,难不成我要哭吗。”史从云得意道:“你啊,聪明归聪明,小女子气,要多看看远处的事。

当下确实困难,但只要我能稳定国内局势,再之后呢?

西蜀、南汉不堪一击,辽国被打怕了,北汉的事他们肯定不敢再伸手,到时我可以把防线推到雁门关以北,吴越向来尊奉我朝,南唐也独木难支。

到时就能一统四海,再次恢复汉唐雄风,还有我想打通河西,夺回西域,西域啊”

小姑娘抬头看他,似乎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连低下头,“我本来就是小女子,你是大丈夫成了吧。”

史从云哈哈傻笑,再次把怀里的小女子抱紧些,心里有了许多波澜。

西域,范指后世新疆,中亚一带,自汉朝掌控,到唐末丢失。

这一丢就是沧海桑田,人间变幻。

五代十国,宋、元、明都没能重新掌控河西走廊,掌控西域。

控制不了西域,通向中亚,走向世界的的道路就不掌握在手中,中国就只是区域大国,直到清朝时隔将近千年终于再次收回,取“故土新归”之意,命名新疆。

故土新归,这四个字无比沉重。

最重要的是从地缘上说,中国的农耕区和游牧区分化十分有特点,农耕区处在青藏高原、西域、蒙古高原三大游牧区的c形包围封锁中。

要打破这种封锁唯一出路就是占领河西走廊,掌控西域,从中间将封锁切开,就能削弱分化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两大板块,并逐渐掌控。

这就是汉朝做的事情,以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为开端。

反之,如果没法打破封锁处在三大游牧区的包围中,农耕区在战略上就会及其被动,处处挨打,长此以往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就只是时间问题。

人们常以宋朝打胜仗的概率来说明宋军其实是能打仗的,那确实,但战略上的失误战术是没法弥补的。

这就是汉、唐之所以强大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宋、明乃至元都没做到的事。

史从云发现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想的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远,再不是当初那个只想着保全老爹,保全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小人物了

五天后,黄河北面来了消息,郭廷谓带着大军回来,正在渡河。

听到这个消息时史从云稍松了口气,但并不是他最关心的。

他关心的是李重进的大军

九月底,郭廷谓率大军到达开封,众多百姓到城外围观大军凯旋,史从云带皇后和百官前去迎接将士们回来,同时郭廷谓和各将领交出兵符,等候封赏。

将士们没立即得到奖励有些不满,数万大军乱哄哄的让让,把皇后和几位朝廷要员吓得脸色发白。

好在史从云乘车巡视三军,向将士们保证,封赏绝不会少,但后军还没回来,等所有人都回来了再一起封赏,这才安抚大军,之后各军回营地,在城外大营驻扎下来,暂时等待后军。

史从云心里更加担心起来,李重进大军还在郭廷谓大军的南面,现在郭廷谓大军都到大梁了,他们的军队却还没南下的消息,如果李重进没有犹豫他自己都不信!

召集手下将领谈了许久,也没什么办法,他们不敢催促李重进,传唤李重进入宫现在连人到哪,大军到哪还没确切消息。

正当他忧虑万分的时候,前方驿站官员回报,说李重进三万大军已经到了黄河北岸,北岸官员正在准备渡船,要过河了。

得知消息时,史从云和他手下的心腹将领都松了口气。

但令他们想到的是,第二天等来的不是李重进大军过河的消息,而是一封快马加鞭的信,李重进写给史从云的。

信中要求史从云到黄河边一谈,谈完之后再决定大军渡不渡河,回不回大梁。

瞬间气氛紧张起来,史从云也陷入两难之中

李重进不是一般人,他资格老,南征北战战功很高,还皇亲国戚,比官家还有资格继承皇位,在军中的威望除了史从云无人可比。

历史上赵匡胤篡位后对后周旧臣十分宽厚的,唯独李重进,是千方百计逼迫他造反,连李重进主动要求进宫拜见都不准。

之所以如此很大可能是赵匡胤害怕,怕李重进在军中威望和他相当或者比他还高。如果不是后周朝廷莫名其妙把李重进弄去淮南,远离朝廷中央,赵匡胤很大可能是不敢兵变的。

李重进在军中威望很高,手里又有大军,如果和他决裂,绝对有能力分裂这个国家。

夜里,史从云又反反复复看了李重进给送来的书信,揉揉太阳穴陷入两难之中,李重进不渡河而要求去黄河边会谈,无疑是知道一旦渡过黄河他就不是自己的对手,也没有退路了。

去与不去是个难题,他怕有危险,如果是半年前,他会毫不犹豫,小命要紧,天下大事关我屁事。

只是现在屁股坐的地方不同了,想的也不同了

7017k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6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