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53、稳定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字数:4772 更新:2022-03-02 22:44:26

垂拱殿,平日上朝的地方,殿中宽阔,足以容纳百官。

大殿里的盘龙柱古朴端正,却和老旧地砖格格不入,大殿是在唐朝大梁衙门上不断扩建而来的,殿有五间十二架,长六丈,宽八丈四尺。

十分宽阔,平日里官家就是在此正殿举行朝会,于侧殿中召见少量要员,就是内朝。

今日亦如大朝,百官几乎都在,但却不同往日,大殿上方宝座上空无一人,大殿之外禁军陈列,将整个垂拱殿团团围着,雨小了很多,但外面的禁军没有一点撤走的迹象。

新封的秦王史从云跟随皇后和几个宰相去见官家了。

众人都能察觉出这个新秦王的分量。

若是太平盛世,这种重号的王是不可能封给异姓的。

王号国号是有讲究的。

多以春秋的国家为号,而国号也是如此,汉朝以汉水,汉中为号,唐朝的国号“唐”也是古国号,古代唐国大致位于太原一代,之后李渊封唐国公,太原起家承用地名古称,也就称唐。

而中原之地前后有周、梁、宋、浒、郑、陈等,所有在大梁附近立国的国家,国号多会定这几个。

而河北在春秋时有齐、鲁、燕、卫、魏等,所以在河北起家的国家多会以这些为国号,南方则是吴、楚、越等,蜀地有巴、蜀。

封王时,以春秋时国家强弱来排,第一批次最煊赫的王就是晋、楚、齐、秦,这四个王号一般在太平盛世只有及其受宠爱皇子,或非常有威望的皇室成员才能获封。

第二批次则是魏、吴、越、梁、陈等。

再次之的就是卫、巴、蜀、荣等在春秋时期没有什么名气和实力的国家。

最次的就是双字郡王,不春秋诸国之列。

封王在汉朝是十分难的事,但唐末以来,军阀混战,朝廷为笼络武将,封出去的王并不少。

比如高怀德的父亲高行的齐王,齐王可是晋、楚、齐、秦四王之一,是最尊贵的一个档次。

当朝的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的魏王,凤翔节度使王景的太原郡王等。

但他们和史从云这个秦王相比,都有十分不同。

史从云的秦王,改因其父最初拜的是护国军节度使,护国军位于关中,属于秦地,封王向来有以人的出身地册封的说法,哪怕不能做到也要挑选附近的。

如抚符彦卿一开始封卫王,后加魏王,两个国号古时都在河北。

而史家本在云州,云州附近最尊贵的非晋王莫属,但晋王太过尊贵,一般只有要立为储君的皇子或养子才能册封。

如历史上唐高宗李治封号就是晋王,而官家登基前也封晋王。

于是皇后该是临机应变,便取史彦超拜华州节度使(护国军)为由,取史家为秦地起家的意思,封史从云为秦王。

史从云这个秦王并不是一枝独秀,如本朝初的大将高行周,先后被封临清王、邺王、齐王,追赠晋王。

天雄军节度使封卫王,高平之战后晋封魏王。

齐王、秦王、魏王,基本都是最高级的几个王号,但史从云非比寻常,一来他还在中央,没有出镇地方,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史从云太年轻!

年轻得人人都觉得他日后必还有作为,到时候要怎么封赏?进位晋王不成

不过朝中这些百官倒比较镇定,不是他们胆子有多大,而是有经验。

中原历经梁、唐、晋、汉、周五朝至今不过五十三年,中间还要除去混乱的年份,真算起来,平均每朝十年左右,朝中这些大臣,大多是五十多岁的人,都是历经数朝的,这种事早见怪不怪。

连最年轻的那批后起之秀,如王溥等人,也是历经后汉,大周两朝的,改朝换代,更王易主的事谁还没点经验呢

年纪再大点的,六十往上那批,如凤翔节度使,太原郡王王景,魏王符彦卿等人,那更是梁、唐、晋、汉、周都经历了,再来一次也不慌乱(实际上王景这类人是梁、唐、晋、汉、周、宋都是重臣)。

一开始见那样阵势时,除王著跳出来骂两句,根本没人想着和皇后站在一起,以死守节之类的,都只想着如何保全自己,见怪不怪。

之后史从云没有杀皇后确实令不少人意外。

太子只有七岁,皇后摄政是不可避免的。

明眼人都知道,权力会落在皇后手中,而不是太子;皇后若是愿意,之后有的是大把时间可以慢慢把七岁的太子换了,七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

可现在情况不同,这样的世道,皇后是接不住这烫手山芋的,最后还要看史从云的态度。

史从云要自己接过来,皇后毫无反抗之力,史从云让皇后接着,皇后才敢接。

所以大家都在等,等个结果,然后继续各司其职,全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为臣,继续领俸禄,就像之前一样

后殿,史从云看着床榻上气若游丝,皮包骨头的官家,差点认不出来。

心里也有一丝酸楚,看到这样的郭荣,不知为何他心里触动一下,摘下头盔,单膝跪下,他身后跟着的邵季,符昭愿等人也纷纷跟着单膝跪下。

说时候,他来这个世界那么久,只有一个人是他打心底里畏惧的,那就是眼前的郭荣,不过如今他早没了往日雄主的风采。

“御医怎么说。”史从云问,伤感归伤感,但他一点不希望官家还能醒来,如果官家醒过来,那死的就是他了。

御医战战兢兢过来:“回禀大帅,只能只能准备后事了。”

史从云没说话,心里终于放心大半,顿时掩面哭道:“唉,大周正蒸蒸日上,没想到老天不长眼,官家精壮之年,居然有这样的大病,要是上天允许,某宁愿代替官家承受!”

言罢一下子伤心的哭起来。

在场人面面相觑,如果不是介于大军还在垂拱殿外列阵,他们差点就信了这斯的邪!

几个宰相,李谷、范质、魏仁浦、王朴、王溥站在后方,多数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有李谷迈开脸,他是最了解史从云的无耻和厚脸皮的,从高平之战后就了解了。

只有老顽固,范质脸色很不好看,直到史从云哭了好半天起身,他才开口道:“秦王,想官家参你有心谋逆的是老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不要牵连皇后和太子。”

王朴也脸色不好的站出来,见人承认,他也不好发难,只好叹口气道:“秦王,官家待你不薄,你位高权重,皆是官家所赐,哪怕你确实害怕,也不至于不至如此!”

王朴其实是最纠结的,史从云是与他最为志同道合的人,最能理解他的人,他提出的先南后北,重在契丹的国策,只有史从云最明白其中精髓,也是史从云一直在勠力执行,一步步走下去。

所以即便他性格刚直,与同僚关系都不好,与史从云的关系却一直很好,两人会经常互相交换一些看法,可算忘年之交,没想到有一天会闹成这样地步。

史从云看向王朴,没接他的话,他的权势是一步步杀出来的,从高平到蜀国,再到南唐、南平、武平、辽国,真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他根本不可能会听王朴的话,于是直接避开。

“王公,我找诸公来,是想在官家面前说往后的天下大事,细枝末节就免了吧。”史从云一开口,众人都识趣闭嘴了。

史从云面对众人:“咱们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官家一走,朝中没有强力之人,周围强敌环伺,朝中不少节度使不服朝廷,一不留神大周就会步梁、唐、晋、汉的后尘。

而最大的威胁契丹还在,一个国家开疆拓土之后就是稳固发展期,辽国基本完成开疆拓土,只要他们静下心来,循中国故事,继续汉化,稳定朝局,往后就是发展期,必定会更上一层楼,这是历史规律。

到时一两代人后,辽国越发强大,我们还是分崩离析,是十三年前的事必将重演,说不定会更加严重。”

说到这,史从云声音提到一度,他本来就身材高大,这时具压迫感。

“从今天此,朝中大事的方向某今天就在这定下,既辽国新败,十年之内应该不敢兴兵。

趁此机会,我朝要趁机西进,伐灭西蜀,充实国库,随后征南汉、并江南唐、吴越、北汉,一统六合,随后北上与辽国一决雌雄。

如果做不到,等辽国壮大,大军南下之际,中国依旧分崩离析,各自为战,无力抵抗,届时我等不只是朝廷罪人,天下罪人,更是历史罪人,往后世代子孙都要唾弃我们。”

史从云用不容质疑的语气说话,掷地有声,读书人是最看重名声的,他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都没话说了。

随后便看向范质,符皇后等人,缓步走到前方,“诸公都是宰辅重臣,大周立国不过八载,但你们为这江山社稷呕心沥血,某自认为若说关怀热爱,不会比诸位少,多少江山是某披坚执锐打下的,诸位心中也有数。

当次危难之际,我们之间的个人荣辱私怨,都不用去管,当下只有一条,国家必须稳定,时不我待,战还要接着打。

这是某全部的目的,如果谁敢破坏国家稳定,影响太吞并天下的进度,谁就是某的敌人,绝不会手下留情。”

最后的话说得很重,顿时整个大殿中,没人出声了,范质、王朴也不再说话,看他的颜色有些异样。

史从云和他们想的其实都不一样,身为千年之后的人,他对做皇帝其实并不感兴趣,但他心中却有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这是个很特殊的时代,历史上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强大王朝的崛起,意味着另外一个强大王朝的落幕。

如唐朝崛起打突厥的时候,正好突厥内部分裂,李靖灭东突厥时西突厥是出兵帮忙的,东突厥被灭之后西突厥也独木难支,被苏定方攻灭。

明朝崛起时,正好遇上元朝的衰落,蒙古势力在世界范围能收缩衰落。

清朝崛起时,明朝也已经烂到根子里,而且蒙古,青藏高原也与满人联盟,战略上对明朝形成c字包围,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刚好双方王朝帝国都在强力期的硬碰硬情况其实很少,汉朝和匈奴就是那种情况,所以汉匈之战前后历经130余年,漫长而惨烈,是十分少见的两大庞大集团之间的真正对决。

而好巧不巧,辽国和中原的对决也注定不是一方衰落,一方崛起的对决,辽国刚刚结束开疆拓土的阶段,正准备进入稳固政局,全面发展的阶段。

他们的巅峰期大概会在之后几十年内到来,这时候不打大规模战争反而是对国内发展最有利的。

而中原还在分崩离析,也正是整合天下的时候,如果进展顺利,那么几十年之后,天下整合完毕,休养生息,也刚好是中国的巅峰时刻。

于是,这场大战注定不会是一方崛起,一方落幕的大战,而是双方都处在巅峰期的生死博杀。

这种大战历史上是少见的,也是惨烈的,汗匈之战前后一百多年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这时起,任何时间都不能耽搁,越快整合天下,他们就有越多准备的时间。

到了这时,史从云已经根本没有征询众人意见的意思,直接开口道:“太子年幼,皇后摄政吧。”

他一开口,说得理所当然,符皇后下意识答应道:“是。”有发现不妥,她的身份怎么能听令于臣子?

但史从云不管,接着道:“契丹人这次被杀怕了,短时间内不足为惧。

官家不在,李筠那边要防备,就以王审琦为河阳三镇节度使,镇守河阳,万一李筠有变要成事只有走河阳,取洛阳、潼关这一条路。

暂时给他一些加封用来安抚,王溥相公,这些你最熟悉,你觉得该如何加封他。”

王溥立即出列,拱手道:“可以加守中书令,给个官身。”

史从云点头,“好主意,那就这么办,同时给魏王符彦卿,凤翔节度使,河中节度使,静难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以示安抚,诸公觉得如何。”

“秦王英明。”王朴点头:“只要堵住河阳,他注定成不了事。”

“皇后娘娘要记住。”史从云提醒到,符皇后乖巧点头,随后他接着说:“南唐也要防备,李重进是淮南节度使,他很有本事,但兵力还是不够,南唐不乏猛将,如果听说朝中有变,可能生出祸乱。

韩令坤的在涡口的驻军必须带回去,不过就不要让韩令坤去了,让司超去,他熟悉水战,最能镇住南唐。”

“可行。”魏仁浦赞同:“南方一旦有变,水军必不可少,南唐江山半失,,但还占据富庶之地,国力不能小视,江防的事情不能放松。”

“接下来就是北方大军的时候,某会出书令告知诸将,把军队安然带回来,在此期间,某轻率大军拱卫大梁内外城以及皇城,司超率城为大军驻守陈桥驿,及北面大道,各位就放心吧。

朝廷一切事情都恢复往常,不用惊慌。”

说着在此看向范质:“范相公也和礼部通通气,你做事最谨慎,官家的葬礼,太子登基典礼,各类器件、仪仗、文书要早做准备,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所有事情都要准备妥当,大周朝局不能有一丝动荡,往后的大事还多,不能耽搁了。”

范质犹豫一下,还是拱手答应了,一时间,朝内外大小事,史从云都做了相应安排,之前慌乱动荡的朝廷,突然一下似乎有了主心骨,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7017k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6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