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941章

作者:神迹 字数:1244 更新:2024-03-10 07:12:08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冷笑出声:“呵,乐土!”

见鬼的乐土,辽东被女真人占据后,成为后金的一部分后——如何能够称得上一句“乐土”?!

纵观努尔哈赤后期的对辽东汉人的政策和行动,当时多半是一片血流成河,或者不直接的血流成河,否则,当地汉人何以反抗到那种地步?

而皇太极……赵匡胤承认,这个人确实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他懂得拉拢汉人,懂得如何去拉拢汉人,收拢民心,并且保护农耕——这个对于几乎所有百姓而言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情。

但是,皇太极的这些政令,真的能够称得上是达成了“乐土”的效果?这乐土,还是被异族统治下,还要面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异族……

赵匡胤承认,自己现如今的这种态度,是有着大宋本身的情况的影响在。

但是,他还是不觉得皇太极的这些操作下来,就能让辽东摇身一变成了所谓“乐土”。当然,明朝是什么样确实不好说,但,辽东……

【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之后,他建立了八旗制度,并以此来行使国家政权机构的各方面职能。在后金初创的这段时间中,八旗制度确实还能暂时维持后金各处的运转,起到一个中原朝廷的职能。】

【但是,随着后金的发展,到了皇太极在位时期,这样的制度就不足够了。】

【皇太极本人在一众满洲贝勒之中,算是相对的对汉文化最为了解的一位,“性耽典籍,谘览弗倦”,因此,他对于制度改变就要求“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极为得策”。】

【天聪三年(崇祯二年)四月,皇太极设立了文馆,“命儒臣,分为两直,巴克什达海及刚林等,翻译汉字书籍。榜式库尔缠及吴巴什等,记注本朝得失”。】

【而在这一年的八月,皇太极便召开了一次科举,用以补充他需要的人才,以及对汉人群体进行一次安抚。“诸贝勒府及满、汉、蒙古所有生员,俱令赴试。各家主毋得阻挠,有考中者,以他丁偿之”。】

【而在天聪三年这一次的开科取士之后,皇太极也并没有就此将科举扔在一边,在其后又陆陆续续举行了三次科举。】

【天聪三年的科举,录取了二百人,而这二百人中,也有一部分被皇太极看中,将他们放入了文馆之中。】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觉得这个文馆的情况有些不同:“这个文馆……怎么看着有点像是仿照内阁的感觉?”

按照前面说的,皇太极改革后金的各种制度,大多都有仿照大明,那么作为在后来的大明中的一个关键机构的内阁,他不可能没有看到,也不可能没有思考过这一机构适不适合以及如何放置到后金的体制之中。

而且,再考虑到皇太极本身的压制一众贝勒贵族、加强个人的权力的需求……

但是想到这里,朱棣的心情就更恶劣了。

不为什么,就为了皇太极把汉官加入到了他新设立的这个文馆之中。

因为,这件事情对于后金的整体发展而言,显然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这种措施,一方面把一些读过书的汉人、或者一些汉官从被过往的那种奴隶、低微的处境中拉了出来,另一方面,更是在政治上赢得了这些人的支持和拥护。

而这些汉人和汉官,这些人都会成为皇太极进行统治的得力帮手,他们既能够帮皇太极平衡一下满洲贵族们的势力,又能帮助皇太极稳固后金内部的汉人群体、并且帮助他招降大明的汉人……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9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