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35章

作者:神迹 字数:1225 更新:2024-03-10 07:09:43

朕知道你是形成了文官治理系统,但看到你形成的过程,果然还是不爽。

唐朝,贞观三年。

感到不太妙的不只有赵匡胤,唐朝的诸位君臣也是如此。

“这文武力量对比,失衡了吧?”尉迟敬德有些郁闷道,况且看起来,宋朝的文武官员、文人武人好像相当泾渭分明,不像他们唐朝和再往前的时候,有时候好像分的没有那么开。

此时,长孙无忌突然不知道怎么的想到了之前那个“东华门唱名”一话的两个主人公:“那先前那个狄青,不会是个武将吧?或者说,还是一个颇有些功劳的武将?”

“……”他这么一说,众人一想,还真的很有可能!

那句话就是对什么是“好儿”的注解,韩琦——是个文官说东华门唱名才能算好儿,那他为什么要对狄青说这句话?八成是因为狄青对好儿的注解不同。

那么在宋朝这么个文武泾渭分明、又严重崇文抑武的环境下,对好儿的注解还能有什么不同呢?只能是文武分歧了。

尉迟敬德更郁闷了:“重臣宰执们都没有武将的份,连好儿,都不能算武将武人了……”

【当然,这些是官场上面的举措,除了这些,赵光义在搞文化上也颇为努力。】

【太平兴国九年,赵光义命令三馆将现存藏书与唐代《开元四部书目》进行核对,将阙目公布中外,凡献书三百卷以上者,酌情授官或另行安排。】

【至道元年,赵光义又专程派人前往江南、两浙购求图书。】

【这些举措都带动了宋朝重视书籍的风潮,推动了藏书、读书的盛行,也对后世的文化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赵光义在位期间,还编纂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三部书,后来与《册府元龟》并称为“宋朝四大书”。】

【除此之外,赵光义在位期间还编纂了医学类书《神医普救方》一千卷、《太平圣惠方》一百卷、《雍熙广韵》一百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

【这些也是赵光义心中“文德致治”的体现,是他所治理的“太平盛世”的一部分。】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听的心满意足,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得到了肯定。没错,这些就是他的以文德治理天下的表现,也是他的文德带来的太平盛世的体现!

宋朝四大书,他的就有三部,这些都是他的文治功绩啊!

群臣恭贺:“官家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时北自常、碣,南极岭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

“官家闵农考绩,讲学劝谏,彬彬至治,成康文景,亦曷尚兹?”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听完还是点了点头,别的虽然不行,但赵光义在文治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宋朝的文治也确实有他的一份功劳在。

但是,想让朕因此给他松绑,这是不可能的,赵光义还是继续绑着吧,毕竟他对外实在是太拉跨了。

文治武功,赵光义就像是瘸了一条腿一样,只有文治,没有武功。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评价道:“这点倒是没错,宋太宗搞文治确实有一手,宋朝的文官就是他带起来的,就是对外实在不行。”

朱柏悄悄道:“我感觉他就是知道自己武功不行,所以才在文治上使劲下功夫,这样才能说自己治理的好,是个太平盛世了。”

其他兄长们对他的话都表示赞同,纷纷觉得就是如此。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9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