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13章

作者:神迹 字数:1203 更新:2024-03-10 07:09:39

没有土地,没有粮食,这才是关键!

所以,她一力推行的均分土地的政策必须落实下去,每一个平民都要有自己的、足够的土地才可以,每个大汉的子民都要有一口饭吃。

【博买务和旁户加起来,已经足够让川蜀地区这块土地重燃战火。】

【但这还不是所有原因。】

唐朝,贞观三年。

“啊?这些还不够吗?还有什么事情?”程咬金目瞪口呆,按他觉得,这些事情已经够严重了,情况还能更严重吗?

李世民叹息道:“自然还有,赋税。”先前,神迹一直都没有提到过蜀地的赋税情况,原本他还以为是不是与赋税无关,但既然还有原因,那恐怕赋税也在其中。

而且,博买务的官员在勒索百姓,那其他官员就不会吗?

【宋朝在田赋上大致沿用了唐朝晚期以来的两税法,按照田产和资产征税,一年在夏秋两季各征收一次。】

【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正税。实际上,宋朝在打下各个割据势力的地盘后,基本上全盘照收了这个势力在当地施行的种种正税外的税收政策,被称之为“沿纳”或者“杂变之赋”。】

【蜀地也不例外。宋朝收复蜀地后,将后蜀的头子钱、牛皮钱等苛捐杂税全部继承下来。开宝六年,“是岁,令川峡人户两税(田赋)以上输纳钱、帛,每贯收七文,每匹收十文,丝绵一两、茶一斤、秆草一束各一文”,称为“头子钱”,史称“头子钱纳官始于此”。】

【此外,宋朝还有不少沿袭自五代的税目,比如加收十分之二的“省耗”等等。】

【而因为蜀地纺织业发达,因而当地的二税也被官府要求“折变”,用布帛缴纳税收。同样是开宝六年,有记载“初,蜀民所输两税(田赋),以匹帛充折”。】

【而一旦开始折变,税收的数量就控制不住了。原先的税钱,到底应该折变成多少布帛?官府说了算,而这些差额就全部落到了百姓(包括旁户和自耕农)头上。】

宋朝,开宝元年。

先前,赵匡胤觉得自己已经经历的够多了,足以形成一幅良好平静的心态,但现在,神迹中赋税的情况再次让他肝火旺盛。

“开宝六年!”他咬牙切齿的念着那个年份,这是在自己还在位的时候啊!

“朕记得,乾德三年,平灭后蜀以后,朕曾明确下诏,要求‘凡无名科役及增益赋调,令诸州条析以闻,当除之’,现在看来,他们都觉得朕只是做做样子,底下也没有真的改变啊。”

还有那些折变,他不是不清楚有些地方以实物缴税,但先前虽也知道这之中或许会有人借机牟利,也曾经查处过贪腐之人,却没有想过这些人竟会如此胆大妄为!

何况,官府每年规定的税额就是那么多,多余的钱可没有到了朝廷、到了皇帝手里,自然是到了这其中所有涉利之人手中。

“没拿到什么好处,偏偏坏处全被咱们背了!”赵光美对这些地方官员怨愤不已,这是他们家的天下!而这些人重税盘剥百姓,到头来还是他们皇家受难、他们的江山不稳。

唐朝,贞观三年。

“两税法?按照土地和财产征税?夏秋各征收一次?”殿内,李世民和所有对税法有所了解的大臣们都开始思考起来。

现下,配合着均田制,唐朝施行的税法是租庸调制度,同时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制度,府兵制。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9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