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百八十四章 越改越凉的赵贞吉

作者:雪泥鸿爪ad 字数:1346 更新:2024-02-16 02:55:46

就在赵贞吉决定拼了的时候,恰好徽州那边爆发了人丁丝绢案,恰好李如松这莽夫一口气轰塌了徽州府的城门。

四散的士绅大都就近到江苏过来,投奔亲友。

“一炮糜烂数十里”

“声如天崩地裂,牛马应声而死”

“李如松杀人无算,以人血为茶汤”

等等流言不径而走。

虽然这些文人没什么作用,但这吓破胆的宣传还是相当有震慑力。

原本觉得人多势众,优势在我的乡绅们,一下子冷静了下来。

特别是苏州的赵贞吉又集资去杭州买了两三门战炮。

当然,学过易经的赵贞吉也是知道虚实结合的。让人找树木刷漆,愣是刷了个五十多门出来。

找个机会,打了几声炮响,然后给那群土包子漏了底气,一下子局面就缓和多了。

随后就是浙江全面提升商税,浙商涨价,而苏商不涨价,这一对比,终于给江苏的作坊缓了一口气。

浙商主打高端,那自己苏商就主打皮实耐用就行了。抓住这部分市场,终于商税才算是勉强收了起来。不过整体也不高。

与收入相比,支出就太多了。

新学之下,特别那个什么公共物品理论出来,衙门要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在传统教育之外,修路、疏浚河道就成了最大的公共物品责任。

而这两项,如果以往搞征发制,自然是省钱,但如今新学搞雇佣制,花钱就跟流水一样。好在也有些流民涌入,降低了成本,但饶是如此,江苏的财政早就吃不消了。

因为明朝的财政是地方小金库制,多数情况地方自收自支。这就导致地方压根没有余粮。但凡有剩余,早就当作年终绩效发下去了。根本不可能存到第二年。万一要让朝廷知道自己这有余粮,万一来个查税补征,岂不是亏死。

衙门不出钱,单独想让地方善人来干这事,可是没法干的。人家是善人,不是傻人。还不至于这点事情都看不出苗头。

赵贞吉用巡抚打印,签约借来了十万两银子。开了这个头,下面知府才有样学样,开始行动。

当然,赵贞吉这个借钱能借来的另一个原因就承诺审计的。就是年底要邀请杭州那边的审计师行来审计经费使用的,并以此保证按期还款。

没有这个,光凭巡抚大印,可借不来这么多钱。

要干的事多,扩招的衙役就多。还没开始动工呢,一万多两银子就花没了。而到了10月底,就开始要计算第一年的利息了。

就这还是抚城苏州一地的情况。其他府城,短短大半年,除松江府外,早就是债台高筑了。

苏州也占着离松江府近的便宜,赵贞吉已经去找海瑞打秋风好几次了。

都说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到十月了,赵贞吉也没看到啥金凤凰。要不是自己标营唬人,怕是手下的这帮商人都得跳反了。

更糟糕的是,十月可是徐府老太君的大寿。原本打算送点特产随个分子的赵贞吉,突然收到了巡按御史邹应龙盖印,徐家管家亲笔手书的烫金请帖。

不仅自己收到了,整个江苏,乃至南直隶、江南的名门望族基本都收到了。

稍微一打听就发现,这徐阁老家还真是肥瘦不挑,三品以上大员与地方名门望族就是烫金盖印请帖。三品以下及普通士绅为普通盖印请帖,再往下的普通大商户就是手书请帖。

而当了解到普通商户的礼金都高达几百上千两后,原本赵贞吉准备的一百两银子的特产就彻底拿不出手了。

“这邹应龙阿谀奉承如斯,简直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赵贞吉只是气愤那邹应龙不去干本职工作,要么巡案浙江农业,要么根据就近原则去上海港核对海战军功,怎么与徐家纠缠不清,以御史之尊行仆妾之事。自己要巴结就算了,还害得本就缺钱的赵贞吉更加捉襟见肘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1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