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454章 朕要让儒生学实务,当官不为民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字数:2791 更新:2023-12-29 19:21:14

天子在那本《庠学会要》当中,还提到了一些别的事情,让改革显得非常地与众不同!

天子可是要给这些太学生发钱发粮的。

太学生一个月十斛粟,郡学生一个月七斛粟,县学生每个月五斛粟。

如此算一下来,光是给这十五万学生发的钱粮折算下来就是五亿钱,而大汉大司农和少府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七十亿,结余更是只有二十亿。

这意味着光是建学校这一项新政,天子就要掉大汉四分之一的结余。

这天子真的是好大的手笔啊。

简直到了奢华的地步!

王吉这太学令都觉得十万读书人有一些太多了。

“虽然多了十余万读书人是开天辟地的圣举,但陛下要这样多的读书人……是要做些什么?”

“朕自然不是让他们在太学和郡学里终日辩经,圣贤书虽然微言大义,也经不起十万儒生终日苦读。”

“朕是希望他们能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才,既要领会圣人经典中的微言大义,又能为天下百姓造福!”

为天下百姓造福?

在场的三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都是儒生出身,他们听到天子这番话后,立刻觉得耳目一新。

不知道为什么,天子要让儒生“造福百姓”的话,竟然让他们这些在故纸堆里埋首的老儒都有些热血澎湃。

殿中的这四个儒生稳稳地坐在榻上,身体不禁往前趋,似乎回到了在精舍的时光,仔细地听天子解释他的构想。

这就涉及到学制的内容了

在所有的庠学中,一半时间学习儒经,另一半时间则学算学、工学、农学、法学及兵法等实务中的任意一种。

教儒经的讲席自然是儒生和经师,教其他学问的讲席则是各个衙署的属官吏员。

比如说兵曹教兵学、农曹教农学、法曹教法学等,以此类推。

除了儒学之外,其余的学会也会逐步印出教材,分到不同的庠学使用——由易到难。

不管是县校,还是郡国学,又或者是太学,所有的学生只允许就学三年。

三年之后,可考入上一级的学校,也可以到民间私学自学或者暂停学习。

刘贺说到这里,特意停顿了一下,让几人慢慢地消化自己刚才的这番话。

相对于后世的教育制度而言,如今实行庠学制粗糙到了极点,却又是现行条件下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就像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学习儒经这件事情,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还是有些浪费时间了。

但这是刘贺在大汉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如果刘贺提出废除儒经,面前这四个人都会当场诛杀自己这个暴君。

刘贺只能进行改革,而不能进行革命。

改革可以自上而下,革命要自下而上。

而在如今的大汉里,没有革命的基础。

“陛下,虽说要让儒生造福百姓,但让天下的儒生去学这微末之事,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王式说道。

“几位爱卿,那朕就要问问你们,如果你们是这年轻的学子,有这样的机会,是否愿意学一学?”刘贺笑问道。

“这……”几个老人顿时非常语塞。

“苏卿,若是在太学可以学到西域诸国的地理地形之学,你可愿意一学?”

“龚卿,若是在太学可以学刑律之学,伱可愿意一学?”

“王傅,若是在太学可以学兵法之学,你可愿意一学?”

刘贺一连三问,就把这三个老人给问住了。

这些知识他们为官之后,也曾经在衙署中跟随属官吏员学过,但是若能早一些学,自然更是好事。

刘贺看到几人脸上那犹豫的表情,知道自己猜对了。

在此时的大汉,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的地位飞速提高,压过了其余百家。

但因为所提的时间不久,所以读经还没有成为出仕的唯一出路,许多官员靠的是其他的本领出仕的。

大汉的儒生有担当的,强调的仍然是君子六艺,与明清那些只会在八股文里钻营的酸子不同。

就像王吉,是货真价实的儒生,但掌军事也是一把好手,甚至还能关注百姓生育婚配的事情。

真正完全以“八股文”为选拔人才唯一标准,一直到明清才会逐渐形成。

在那之前,儒生还是愿意处置实务,只是先为官后学政而已。

而两汉也是文官集团转变的关键期:从百齐放到只通儒术。

所以刘贺要抓住这个关键的机会,尽可能地扭转这个不好的趋势。

孔子的儒学没有大错,错的是后人的滥用。

毕竟,孔子教出来的学生有子夏这样的学问家,也有子贡这样的商人,更有子路这样的忠臣。

“如何?几位爱卿可愿意学?”刘贺再一次追问道。

“若是年轻三十年,老夫倒愿意学一学。”龚遂率先说道。

“老朽也有此意!”王式摸着胡须道。

“老臣亦有此意。”苏武跟着答道。

“微臣也愿意。”禹无忧也说道。

“正是,读书不为百姓造福,不如回家卖葛薯!”刘贺笑道。

这句粗鄙的话让几个臣子先是一愣,转而越发觉得有道理,连连跟着点头称赞。

刘贺自然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是时候提出科举制度了。

“那庠学制就这样定下来了,朕现在再来说说这科举制!”

“诺!”

天子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行过了科举。

但是今日在《科举会要》上看到的变革非常大,用惊世骇俗来说也不为过。

所以王式等人也端坐了几分,做好了听天子解惑的准备。

科举制度的核心其实是考试。

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这种方式没有问题。

而科举制度也对中西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朱明时期,欧罗巴人得知科举制度的存在,对其赞不绝口。

其中,最为欧罗巴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科举考试“公开选拔、择优录取”的优点。

随后,欧罗巴各邦引入了科举制的优势,从而建立起他们自己的文官选拔制度。

求全订支持,呜呜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1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