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452章 皇帝完成集权,封建君权登顶,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字数:3262 更新:2023-12-29 19:21:14

这一日的寅时,刘贺在温室殿里等来了内阁送来的奏书。

他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最上方的那份奏书——光禄勋的奏书。

刘贺迫不及待地取过来翻阅。

果然,内阁已经重新票拟过了。

那二十个候补官员的名录已经调整过了,与昨日的名录只有一半相同。

调整进来的那一半人,与世家大族或者经学大派终于并无太多牵联了。

刘贺没有想到,只是一次“留中不发”,就能让张安世们立刻服了软。

这倒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

喜的是张安世为代表的大学士们都是聪明人,很快就读出了自己留中不发的意图,并迅速改正了。

忧的也是张安世为代表的大学士们是聪明人,很快就摸索出了在内阁制之下与皇帝虚以逶迤的办法。

这喜和忧都来自于同一个原因,倒也是非常罕见地符合所谓的辩证法和矛盾论。

聪明人是最值得重用的,但是也应该被提防的。

莫看内阁这一次是顺了刘贺的意,但是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也会像朱明那些阁老和小阁老一样,想办法钻空子。

在内阁中排除异己,授意信得过的外朝官代为上奏,私下联络郡国官员对天子诏令阴奉阳违……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些阴谋和阳谋,恐怕都会陆陆续续在大汉的朝堂上演。

但是直到此时,刘贺仍然将张安世等人视为肱股和功臣。

既然都是聪明人,又是心思纯良的“忠臣”,刘贺愿意与他们暂时合作。

不到万不得已,还不是痛下杀手的时候。

只要内阁制能够运行下去了,那么新政就可以一项接一项地推行。

……

不等樊克提醒,刘贺就用笔沾上了朱红的墨水,在这份奏书的票拟上龙飞凤舞地批上了一个大大的“准”字。

这一封奏书犹如一份协议,让刘贺这天子与以张安世为首的朝堂重臣暂时达成了一个平衡。

内阁与张安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世家大族,至少会在一段时间内毫无保留地支持刘贺,支持新政。

刘贺要抓住这段空荡的时间,再在棋盘上多落几颗子,要在他们回过神来之前,准备好对付他们的武器。

“樊克,替朕执笔,给今日的这些奏书批红。”

“唯!”

……

又过了一个时辰,刘贺与樊克就将所有的奏书全部都批好了。

“将这些批红了的奏书拿到内阁去,明日辰时再去内阁值房传一个口谕。”

“告诉张安世他们,从明日起,朕不再去内阁了,就在这温室殿里批红。”

“然后再让张安世、丙吉、韦贤和刘德四人到温室殿见朕,朕与他们商议下一项新政。”

“唯!”樊克没有多问,立刻就答了下来。

然后就又带着几个昌邑郎进到殿中,将那些批好的奏书搬了出去。

刘贺在榻上坐了许久,腿脚有一些酸麻,于是就站了起来,在这温室殿里来回踱步。

如今的内阁制只是初创形态,刘贺还要再建一个衙署来替自己批红——进一步制约内阁,就像朱明时的司礼监太监一样。

但刘贺还不打算开启内官干政的口子——重用内官集团充当皇权的延伸和代言人,无异饮鸩止渴,只会带来更多的隐患。

现在,刘贺最信任的人,自然是禹无忧和戴宗这些从昌邑国开始就跟随自己的郎官。

但是这些郎官肩上的担子都很重,资历也还太浅了,承担不起制衡世族大家的责任。

而且,也不只是随随便便将几个孤立的人放到朝堂,就可以来制衡世家大族的,这不可能长久。

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此事,只能找另一个利益集团来制衡他们,这个利益集团就是出生于寒门的儒生。

在刘贺的设想中,内阁制要不停更改——最终的形态与后世的两院制很相似。

世族大家在今日的朝堂上占着主导地位,刘贺只能重用张安世们,让他们成为内阁中的多数。

但是刘贺也在其中安插了魏相、韩增和赵充国这样的一些异类,多多少少可以对张安世们进行制衡。

只要刘贺把内阁盯得紧一些,那么倒也还能控制住局面,不会出现内阁对天子诏令阴奉阳违的情况。

其实这个衙署其实已经有了,那就是有名无实的门下寺。

今年要实行科举制,刘贺会通过科举制选拔一批像魏相这样的异类,填充进门下寺,监督内阁协助批红。

这也就能进一步地制约内阁。

打击世家大族,不只可以让刘贺掌权,更可以让百姓得利。

是一箭双雕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到了那时,所有人都要走科举选官的路子,官员朝臣与世家大族的关联也会更加微弱了。

相比于世家大族来说,寒门的儒生流动性更强,更难以形成稳固的集团,对皇权的威胁更小了一些。

所有的制度都有局限性,作为刘贺,他只能看到这一步了。

再往后会演变成什么模样,就完全不在刘贺的掌控之中了。

如今,张安世他们愿意好好地变法推行新政,但是刘贺不敢掉以轻心,还要再继续往前走。

而他马上要走的这下一步,就是用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

如今的大汉,察举制、任子制、征辟制并行,看似非常丰富,实际上却大同小异。

任子制最为落后,选拔人才的标准是血缘,乃是春秋战国选官制度的遗留。

察举制、征辟制稍显高明,选拔人才的标准看似是德行和能力,实际上却是人的好恶。

刘贺想要打破世家大族和经学大派不断崛起的进程,必须要行科举制了。

就这样,刘贺一边思考一边在温室殿中快速地来回踱步。

直到四肢的血液重新畅通地流动起来,他才走进了温室殿后方的寝殿。

自从霍成君进宫以后,不管刘贺忙到多晚,都要到椒房殿就寝,这温室殿的寝殿也就逐渐空置冷清了下来。

刘贺现在将此处当成了自己的书房,殿中的三面墙上靠放了三个用上等楠木制成的书架,分别摆着三类书。

刘贺犹豫片刻之后,就走到了

这两本书是刘贺自己编纂出来的,和他接下来要推行的新政有极大的关系。

一本是《科举会要》,详细地介绍了科举制度的推行细则。

一本是《庠学会要》,介绍的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像这样的《会要》在寝殿的书架上还有许多,都是这半年的时间里,刘贺自己编纂出来的。

最近,印术坊正在昼夜不停地印制。

《平西域会要》《大航海会要》《兵事会要》《农事会要》《岐黄会要》《平倭会要》……

以前霍光还在时,刘贺朝不保夕,所以不知道能不能用上这些《会要》,现在终于能用上了。

刘贺看着案上的这两本书,心中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接下来要推广的两项新政,就是对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科举制度想要在大汉推开,是绝不可能的一件事。

但是现在却成了一件可能的事情,因为刘贺来了,并且提前还做了布局。

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是最强有力的武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1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