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98章 朕要重建绣衣直指,监察百官!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字数:4086 更新:2023-12-29 19:21:02

“朕有意重建直指绣衣,你可愿意担起这个重任?”

“绣衣直指?”

戴宗猛然一听,似乎觉得这个称呼好像有些熟悉,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说过。

“对,就是原来的绣衣使者。”

戴宗又愣了片刻,终于是恍然大悟了,立刻就想起了这个被尘封已久的官职。

接着,他的心中就是一阵止不住的激动。

绣衣直指,在孝武皇帝时期,可是一个响当当的称呼。

孝武皇帝晚年的时候,因为大汉对匈奴连年用兵,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揭竿而起的人更是一日多过一日。

但是,许多郡国守相却督捕不力,难以平息乱民,一时间,大汉各郡国都显现出了一丝乱象。

为此,孝武皇帝从御史大夫府中的待御史中挑选出一批干练之人,让他们身着统一的绣衣,手持天子亲自颁发的斧节,到地方郡国去监督敦促镇压民乱之事。

这些待御史就绣衣使者。

因为绣衣使者们原来的身份是侍御史,所以也被称为绣衣御史。

有时候为了强调他们处事无私,又会加上“直指”二字,称之为绣衣直指。

因为绣衣直指并不是大汉百官公卿中的实际存在的固定官职,所以自然也并无固定的品秩,仍然以待御史的六百石为标准。

六百石,只不过和县令的品秩相当。

但是因为是皇权的代表,所以绣衣直指的权力非常大,可以对所行之地郡守以下,所有缉捕不力的官员进行处置。

可以说,在孝武皇帝晚年,绣衣直指为大汉江山的稳定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然而,这也居然也就成了绣衣直指唯一的辉煌。

孝昭皇帝继位之后,因为迟迟没有亲政,所以自然也就没有权力指派绣衣直指。

而霍光虽然是辅政大臣,代替天子处理朝政,但是他却也终究不是皇帝,自然也不能指派绣衣直指。

如此一来,风光一时的绣衣直指就这么消失在了大汉的朝堂之上——曾经的绣衣直指,要么在待御史的官职上垂垂老矣,要么在其他的府衙里终老一生。

如今,御史大夫府恢复了一些权责,那么绣衣直指也就应该要顺势重建了。

刘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将昌邑孤儿和绣衣直指结合起来,建出一个全新的衙署,为天子所用。

这个衙署要负责监督百官言行,替天子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虽然如今有十三部刺史运行郡国,但是再多一道保险,也不是一件坏事。

而且昌邑孤儿一旦有了绣衣直指的身份,那么至少在活动上就可以更为自如了,不会像现在这般畏手畏脚。

至少,他们不用担心宵禁的时候,被巡逻的亭卒抓到监狱里去。

“可是,昌邑孤儿中许多人还十分年幼,让他们来担任品秩为六百石的待御史,恐怕不妥吧。”戴宗为难地说道说道。

“这定然是不妥的,所以才要改,朕要建一个全新的绣衣直指。”

“微臣愚钝,请陛下下旨。”戴宗说道。

刘贺看了看已经慢慢从东南方向升起来的太阳,心想既然时间尚早,那索性先将这件事情定下来。

“到寺里去说吧。”

“诺。”

为了减少混乱,刘贺很少从门下寺的正门进衙,而是在门下寺侧面开了一个专门给自己出入的小门。

从这里走,既可以避开寺内的属官吏员,还可以通过一条两侧被夹墙封死的巷道直接走到正堂去。

除了刘贺之外,平日其他的人是不能进来的。

而在这条巷道的尽头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屋,穿过小屋再走几步就可以到正堂了。

走这条路,会隐秘安全许多。

刘贺和戴宗走进了巷道尽头的小屋,而昌邑郎则守在了外面。

这屋里常年备有笔墨纸砚,可以临时处理一些事务——倒也是一个隐秘的地方。

“此处倒是不错,可以别人耳目,以后就用军机室来称呼吧。”刘贺打趣着说道。

“诺。”

“时辰不多,朕来说,你来记。”

“唯!”

戴宗麻利地在案上铺开了笔墨纸砚,刘贺看到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首先,要改一个称号。

直指绣衣这个称呼,不符大汉衙署的起名成制,容易让人混淆,所以可以改成绣衣室。

其次,是隶属的问题。

因为绣衣室的职责是监察百官,所以暂时仍要挂在御史大夫府之下,名义上受府中的御史中丞管辖。

再次,是属官的员额。

绣衣室的长官为绣衣令,品秩为六百石,下辖的属官按照品秩高低分为二百石的绣衣使、比二百石的绣衣员、百石的绣衣吏、斗食的绣衣佐,佐史的绣衣卒。

看起来,绣衣室属官吏员的品秩比原来的待御史降低了许多,但是这样一来,任命属官吏员的时候,也就可以更灵活。

最后,是权责的问题。

绣衣室最重要的职责暂时就两个。

一是监察百官臣民的言行,二是替天子到郡国督办特殊政务。

“不管品秩高低,凡在绣衣卫任事的人,都要发放专门的铁牌,有此铁牌,宵禁之后仍然可以在城中随意走动。”

“至于绣衣室中要分哪几个曹,你按照心中所想先定下来,在这之后再禀告给朕。”

刘贺曾经大致教过戴宗如何建这样一个衙署,所以非常放心。

“微臣明白。”

说罢,戴宗把宣纸上的那未干的墨迹吹干,从头到尾细细地读了几遍,顿时觉得肩上的职责更重了。

这是天子对他的信任,不将此事做好的话,那就真的是有负君恩了。

“可有什么难办之处?”刘贺问道。

“人都是现成的,但是御史大夫会同意吗,大将军会同意吗?”戴宗有些担忧地问道。

“此事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你先暗中按绣衣室的样子统领昌邑孤儿,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朕会让你们在朝堂上露脸的。”

“微臣明白了。”

虽然昌邑孤儿还不能“见天日”,但是从这一刻起,绣衣室就算在这个小小的屋子里诞生了。

“走,去正堂吧。”

“唯。”

很快,刘贺就来到了门下寺的正堂之上。

此时,正堂之上分别是未央卫尉王吉、光禄勋张安世、御史大夫蔡义、宗正刘德、少府丙吉、昌邑中郎将龚遂、门下寺长史韦玄成和备咨令禹无忧等人。

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旁的人了。

那日在朝堂上露面的“帝党”看起来人数很多,但是真正的核心人物,仍然是这些在血书诏上留下过自己名字的朝臣——蔡义也已经在血书诏上补上了自己的名字。

“让天下臣民可直接向朕上书的诏书拟好了吗?”刘贺问道。

“拟好了。”韦玄成回答着,就将一份拟定好的诏书呈送到了天子面前。

刘贺仔细地读了几遍,点了点头,不管是直接上书的事情,还是恢复御史大夫府整理章奏的事情,都说清楚了。

现在,有了诏书还不行,不送去尚书署加盖传国玉玺,那就是一张废纸。

只有加盖传国玉玺,然后再抄录副本,公告于长安城和各郡国,这样诏令才算是真正的生效。

否则,就是假传的圣旨,是族灭的大罪。

“蔡卿,你是御史大夫,朕希望由你亲自跑一趟,将这诏书上的印盖下来。”刘贺说道。

“老夫自当责无旁贷,但……但大将军会不会不同意用印?”蔡义有些忧虑地问道。

霍光是领尚书事,尚书署是他的“势力范围”,所以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

“朕觉得仲父不会如此不顾朝堂脸面,出尔反尔的。”

朝局如棋局,虽然有阴谋诡计,但是也有一些共同遵循的规则。

就像现在的局面,只要没有到完全撕破脸皮的那一刻,霍光没有任何理由否定大朝议上形成的决议。

大朝议也好,小朝议也罢,都代表着朝堂上的人心向背——出尔反尔,只会让自己被进一步孤立。

“仲父如果真的如此不顾大局,那朕就亲自去尚书署盖这个印!”刘贺笃定地说道。

“微臣明白了。”蔡义点头回答道。

“事不宜迟,蔡卿现在就去吧,朕就在此处等着,等印盖下之后,诸事就都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始了。”

“唯!”

蔡义拿着草拟出来的诏书,匆匆而去——朝议时有尚书署的尚书记录决议的内容,可以作为核验。

蔡义急急离开的背影出了门,刘贺就将视线收了回来,转到了其余朝臣的身上。

“张卿,从昨日到现在,未央宫和长安城里可有什么异动?”

这是刘贺今日

“回禀陛下,不管是未央宫还是长安城,都无异动,一切如常。”

刘贺点了点头,但是心却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下来。

他反而越发有一些担忧,霍光和霍党这么安静,实在是太反常。

仲父给自己准备的“惊喜”到底在哪里呢?

求订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1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