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485章 老皇帝 查一查是否有问题

作者:芈黍离 字数:3647 更新:2023-11-09 04:52:52

第2013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

信阳城内,唯一可作为接待圣躬的地方,就只有州衙了,这是城内最大气、最敞亮,各类功能最齐全的建筑。州衙坐落在信阳西北脚,几乎紧挨着城墙根儿,身处后庭,夜深人静之时,可以听到城外狮河的水流声。

夏夜宁寂,灯火珊,装饰得精致的房间内,老皇帝还没有下榻,整个人的情绪有些焦躁,微拱着背在那里踱步,老脸之上甚至露出一种愁苦之色,看得内侍们揪心不已,直到武德使王玄真到来。

此番出巡,作为皇城、武德二司的首脑,张彬、王玄真也都随驾在侧,充分诠释着全心全意为皇帝服务的理念。

“武德使臣王玄真奉诏觐见,陛下万安!”王玄真入内,见到老皇帝,纳头便拜。

在近一年多以来,作为武德使的王玄真和许多处在敏感位置上的公卿大臣一般,表现得格外低调。如果说其他人是怕老皇帝的猜忌,对他屡掀大案而心生惶恐,那么王玄真则是心里有鬼。

起因嘛,自然还是去岁春发生在西京的那场风波。在张逊、吕蒙正等人发动的对皇城司的攻击背后,自然有作为老对手的武德司的推波助澜。

王玄真最初的想法,也不过是借着张尽节案,打击一下皇城司的气焰,削弱一番王继恩的权力。但事情后续的发展就不受他控制了,甚至完全在他预想之外。

事实上,当那群所谓的“贤臣”开始把矛头指向整个皇城司,开始质疑皇城司存在的法理性,乃至提出取缔皇城司的意见后,王玄真就知道事情大发了。

比起他叔叔王寅武,王玄真最大优点就是懂政治,对于时局事态的发展嗅觉奇敏。随着事态扩大,王玄真迅速停下了暗中的动作,甚至安排手下人清理此前的手脚,以免牵连到己身。

事情后来的发展果不出其意料,王继恩是被斗倒了,但皇城司依旧存在,并且权力进一步扩大,声势上扬。而吕蒙正、张逊等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贬谪,也没获得什么好结果。

而对这样的结果,也是王玄真极其不乐意见到的。

一是对皇城司的权力扩大,是忌惮不已,虽然王继恩倒了,但从实际上而言,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皇城司与武德司之间,并不是个人之间的恩怨,而是权力上的龃龉、冲突与平衡。

仔细想想,王继恩权势显赫了几十年,影响遍及朝野,可谓树大根深,皇帝陛下用他,多少得防着点。但王继恩一倒,换了个样样不如王继恩的张彬,皇城司固然是受创颇深,但那只是短暂的,只要给时间,早晚能恢复,而权力的扩张,影响却是长久的,要知道,仅一个皇城营老皇帝就压了二十多年

另一方面,王玄真对吕蒙正那干人,也带有愤恨的情绪,若不是这些人,局面何至于失控?废置皇城司,他们还真敢提,以武德司与皇城司长期针锋相对的情况,王玄真都没有做过此等考虑。

同时,能针对皇城司,那武德司亦然,唇亡齿寒的道理,王玄真还是明白的。皇城、武德二司之间,也是此起彼伏的关系,至少过去一年,在皇城司处于弱势的恢复期时,武德司就再一次凸显出来了。

王玄真甚至认为,老皇帝对吕、张等人的处置太宽容了,该像那个在刑部大堂被活活打死的蒋穆一般,那才解气。

当然,心理的想法与变化如何,并不重要,真正让王玄真忧虑的是,他在那场风波中做的小动作,老皇帝究竟知不知道。

对于这一点,王玄真是一点底都没有,心里自然更倾向于知道,因为从头到尾,老皇帝竟然没有就此事召见过他。如果这还不算什么的话,那在整场风波中,无视武德司,就仿佛其不存在一般,就已经说明着什么了。

在这样的心理之下,可想而知,在过去的一年中,王玄真面对老皇帝是如何地谨小慎微,又是如何尽心尽力地做事办差。

内侍传谕时,王玄真正在下属的按摩下缓解疲惫,但一听皇帝召见,没有丝毫怠慢,以最快的速度飞驰前来见驾。

老皇帝将王玄真的恭敬看在眼里,没有表示什么,也不让其起身,此时的他表情已然恢复了正常。

俯视着王玄真,老皇帝也不啰嗦,直接做出指示:“申州的情况有些不寻常,你去查一查,看看有什么不谐之处”

“是!”王玄真只稍微品味了下老皇帝的吩咐,便躬身回应道。

“去吧!”

“臣告退!”

离开行在,往宿处去,王玄真下榻的地方,就在信阳城内的武德司据点。别看申州地方不大,辖区范围内仅有三县,但武德司在此安插的人手却不少,各种探事官吏、刺事吏卒子加起来,超过三百人。

当然了,这个人数是在去年才攀升的,就是考虑到泰康宫的存在,同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信阳也作为武德司在南北交通线上的一个情报枢纽,自然受到重视,人员配备也就齐全。

原本王玄真是打算明日再听取下面的汇报,但老皇帝有交待,今夜就得动起来了!一路深思,王玄真目光沉凝,脸上也是一副严肃而谨慎的表情。

老皇帝的吩咐,多少有那么些隐晦,但王玄真几乎在顷刻之间便领会到圣意了。显然,申州官府今日搞的迎驾阵仗,非但没能取悦老皇帝,反而引起了怀疑。

而王玄真思考的,并不是要去调查什么,而是去要上报什么,怎么上报。申州地方的民情,王玄真实则很清楚,甚至早就知道了,就知州刘继谦那种天怒人怨、劳民伤财的搞法,民间哪儿得和谐。

此前之所以不上报,当然是因为王玄真心存顾忌,而最大的顾忌来源,还是老皇帝。王玄真的政治嗅觉告诉他,有些事情是要讲“先后原则”的。

在过去两年多,申州最重要的差事是什么,避暑行宫的修建。甭管刘继谦是如何急功近利,压制剥削,但他都在完成上命,全力支持,只是做法“操切”了些。

在行宫没有兴建完成之时,他若是贸贸然上报,把申州这摊子事捅出来,那不是在打皇帝的老脸吗?谁要建离宫,这是最初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与申州等地的官民困弊相联系起来。

届时,行宫还修不修了?很多事情,大伙都知道,但都不说,不说,也就约等于不存在了。比如申州问题,不同于一般的贪腐抑或盘剥百姓,这是与老皇帝天子威仪挂钩的,行事之前,王玄真必须得考虑其中的政治风险。

一直以来,皇城司的职责与义务,都贯彻着一点原则,为皇帝服务。在武德司诸项事务内,第一等的要务,永远是皇帝的差遣,再次就是危害皇权与国家安全的舆论、阴谋、叛乱等等。

至于地方官员的行事作风,如何贪暴等等,则不在武德司的重点监察范围之内,过去每一次大反贪,武德司基本都深入参与其中调查,最主要原因也是来自皇帝的授意不能违背罢了。

基本上,官僚们如何穷凶极恶,地方的武德司吏员们是不大管的,管也管不过来,毕竟没有治权,只是默默记录,拣重大的上报。真正重视起来的时候,也基本意味着事态已然危急

似申州之事,已经严重影响到民生安定,骚乱或许就在须臾之间,但是,站在武德使的角度,非但不能上报,还要帮衬着维稳地方,监控民情,以免发生骚乱。

王玄真也不怕被责欺君,天下这么大,武德司机构也那么庞大,收到地消息情报更是浩如烟海,有所疏漏也是正常,顶多向老皇帝自请一个失职之罪。

此时,王玄真甚至怀疑,对于申州的情况,老皇帝之前是否当真一无所知?他觉得,更大的可能,是老皇帝心里清楚,只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先装个糊涂罢了。

等到如今,行宫建好了,启程驾幸了,见到申州士民百姓的苦楚,方才“幡然醒悟”,明察秋毫,适时地翻一翻旧账。

这样的猜测,实在有些犯上,把皇帝陛下也想象得太过腹黑与不堪了,但是作为武德使,大汉天下最大的情报头子,做出这样“理性”的怀疑,不也是很合理的吗?

而对王玄真而言,过去不便提,如今老皇帝亲自问起,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情况变了,不只要上报,还要充分详细地汇报,汇报时,连情绪都得把握好,得表现出一定的愤慨与沉凝。

至于汇报前需要“调查”多久,王玄真琢磨着,以2-3天为宜。武德使那灵活的立场是格外坚定,尤其在服务皇帝方面,体现着一个矛盾统一律。

不得不说,皇帝怎么做皇帝,臣子就怎么做臣子,皇帝的作风,也往往是下面臣子处事的风向标。

若换作以前,老皇帝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的一代天骄,王玄真哪会有犹豫,哪敢有这么多的小心思与花样,早就照直汇报了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10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