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六十一章 巡洋舰

作者:王子虚 字数:3390 更新:2022-10-16 15:36:17

大明泰平三十四年元月九日,大明京师时间下午四点,反明同盟与大明帝国正式停火。

这场持续了十余年的世界大战,终于以基本持平的状态,或者说是双方都劳而无功的状态,正式宣告停止了。

正式和谈之前的潜在准备工作开始,鸿胪寺立刻变成了大明最忙碌的机构。

鸿胪寺与英国为首的反明同盟,讨论和谈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各自挑选和报备参与的人员构成。

按照朱简炎的经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半个月之久,但耗时更久的是双方的部队撤退。

双方的信任度很低,肯定会保持你退出一个师,然后我退出一个师,你再退出一个师,这样交错缓慢执行。

这些事情都有鸿胪寺的专人去管,有已经撤职的前鸿胪寺卿朱简炎主持。

实际署理鸿胪寺卿的朱靖垣,则完全撂了鸿胪寺的挑子,在工部专心主持战舰设计工作。

第二天,元月十日上午九点,大明京师旧城,工部宣讲厅。

宣讲厅格局,类似朱靖垣前世的阶梯教室,前面正中间是配有书桌和书写投影仪的讲台,

工部的几个年轻工匠在宣讲厅内外忙碌,再次检查收拾场地和调试需要用到的设备。

没有去上早朝的朱靖垣,在讲台的海军舰艇发展计划。

传统的海军作战舰艇,可以大略分成主力舰、屏卫舰、辅助舰三个类型。

主力舰主要是战列舰,追求防御完善和火力强大,类似传统陆军里的中军主力部队,可能是重甲步兵或者重装骑兵。

屏卫舰主要是巡洋舰,追求机动灵活和感知能力,像是传统陆军主力外围的屏护部队,例如轻甲散兵和轻骑兵以及斥候。

辅助舰主要是驱逐舰,追求经济实惠和门类齐全,是传统陆军中的辅助部队,跑腿、救人、勘探、扫雷、布防啥都得干。

海军最基础的作战框架,是屏卫舰队首先在外围巡逻警戒,遭遇敌人的屏卫舰队后,进行“前卫战”。

打赢前卫战之后,屏卫舰队找到敌人的主力舰队,通知己方主力舰队在合适的时机赶来,进行“舰队决战”。

理论上讲,舰队决战才能决定海战的胜负,前卫战只是信息侦察和早期试探。

但是前卫战的结果,却决定了参战方对战场信息的掌控程度。

掌控了信息优势,可以让主力舰队在更加合适的时机、更加合适的角度切入战场,取得先手和航向优势。

决战想要赢的话,那么前卫战最好是不要输,于是作为屏卫舰的巡洋舰,也就出现了不断增强的趋势。

在无畏式战列舰出现之前,装甲巡洋舰的体量就不断膨胀,与主力战列舰越来越接近。

到了无畏舰时代,更是直接发展出了拥有巡洋舰的速度,战列舰火力的复合型战舰战列巡洋舰。

战列舰巡洋舰尺寸和外观,都与传统主力战列舰非常类似,特别是武器系统可能完全一致。

只是传统战列舰追求高防御力,航行速度比较有限,舰体敦实短粗。

战列巡洋舰则追求更高的航速,防御相对传统战列舰而言薄弱许多,舰体修长苗条。

战列舰巡洋舰有点像是特战部队,他们扛着主力舰的火力去打前卫战。

遇到敌人的屏卫巡洋舰队,可以凭借主力舰级别的火力直接干掉。

遇到敌人的主力舰队,在火力上也不吃亏,仍然有一战之力。

打完前卫战受伤不严重的话,还能跟着主力舰队继续再打舰队决战,所谓一舰二用。

所以,哪怕战列巡洋舰是同时代造价最昂贵的战舰,比常规主力战列舰都要贵一截,但却又是性价比极高的战舰类型。

越是有钱的海军,战列巡洋舰的性价比就越高。

如果屏卫舰队大幅度战巡化,并且保证足够的规模,那敌人在前卫战时就基本不可能取胜。

到了舰队决战的时候,己方主力舰队又能拥有非常明显的火力密度优势。

在这样的基础上,战列巡洋舰还是非常保值的战舰。

一战之前设计的早期低速无畏式战列舰,到了二十年代海军条约时期就基本淘汰了。

二十年代新设计的低速战列舰,比如科罗拉多、纳尔逊、长门,到了三十年代后期二战开始的时候,又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二战爆发前才刚刚设计完成的新锐战列舰,到了二战结束后就随着制导武器的成熟,迅速的淘汰退役了。

总结起来看,历史上的正统无畏式战列舰,其有效使用寿命通常不超过二十年。

那么一战时期的优秀战列巡洋舰呢?

以英国的声望号战列舰巡洋舰为例,她在1915建成,在1947年拆解,前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发挥了主力舰的作用。

这种战巡的有效使用寿命超过三十年,甚至可能达到传统战列舰的两倍。

主要原因是持续的航速竞赛,让战巡的设计在客观上有了先见之明。

远洋船舶的航速,通常用“节”表示,1节的意思是“每小时1海里”。

1海里等于1.852公里,是地球子午线上的1分弧长,60分为1度,360度为1圆周。

如果物体移动速度是60节,每个小时正好能在地球表面移动1度弧长,360个小时正好环绕地球一周。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舰船动力系统迅速升级,让舰队航速不断提高。

二战时期形成的航母战术,更是要求舰队有至少27节,甚至30节以上的航速,大概每小时55公里。

与此同时,战舰水线以下部分的外壳形态,又要适应战舰的目标航速来设计。

早期的传统无畏式战列舰,都是适应20到23节的短粗舰体。

就算后期更换新型大功率的动力系统,也很难达到27节以上的航速,强行推上去的结果是油耗非常难看。

而且,传统战列舰的动力舱容量,往往装不下新型号的大型动力系统。

反倒是早期的战列巡洋舰,本来就是为27节以上航速设计的修长舰体,天生能够适应高航速。

为了容纳早期的低密度的动力系统,战巡的动力舱通常都颇为巨大,升级空间足够宽敞,甚至过于富裕。

所以一战时代建造的战巡,到了二战时代改改还能继续用。

也许无法作为真正的舰队核心主力了,但是二战的舰队主力也已经变成航母了。

战巡能以航母大型护卫舰的身份,在二战的大舰队中拥有一席之地。

至于一战的传统战列舰,到了二战时代都会因为跟不上航母编队的速度,被彻底淘汰出主力舰队。

除非给战列舰前后接上一截船壳,拉长舰体的水线长度,同时把船壳里面全部拆了重建。

这种改造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历史上这么干的只有意大利人。

他们改造四艘一战老式战列舰的费用,都能建造两艘半二战的新锐高速战列舰了。

如果不是因为海军条约的限制,他们也肯定会选择去造新船的。

二战时代的“新锐战列舰”,或者叫“高速战列舰”,是无畏式战列舰的最终完全体。

同时拥有传统战列舰的防御能力和战列巡洋舰的高航速。

但是装甲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在战术上的继承人,却不是二战时代才出现的完全体无畏舰。

而是从巡洋舰根基上发出来的另一枝花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的战斗模式,已经抛弃了传统前卫战、舰队决战的思路。

硬要套的话,航母会在前卫战的时候,直接把敌人的主力送去海底养珊瑚。

战列巡洋舰可以兼顾前卫战与决战。

航空母舰则把前卫战与决战本身合二为一。

而这条路的极限是

发现,即摧毁。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2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