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十七章 大坞

作者:孤独麦客 字数:3948 更新:2022-03-08 03:15:44

“李克用此人,老夫也观察十年了,他就是一乱世武夫罢了。与天下各镇军头别无二致,然长于征战,手下确实英才辈出,又侥幸得了河东这块宝地,故一时称雄。他若能得天下,老夫立刻寻一棵歪脖子树,吊死算了。”封彦卿毫不客气地说道。

“阿爷!”封绚嗔怪道。

“令公觉得李克用此人可有野心?”邵树德又问道。

“这便是奇怪的地方。”封彦卿道:“似有野心,又似无野心。想来想去,唯有一个看法,李克用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别的藩镇臣服他,奉他为主。他自认是宗室,代宗子郑王一脉,对圣人也无不可言说的不臣之心。若天下太平,他都未必会出兵攻伐外镇。然世道如此,风气如此,他也受到影响,出兵攻城略地,可攻下的地盘,又不掌握在手里。邢、洺、磁三州给了安金俊,泽、潞二州给了李罕之,若能攻拔成德,他还是会封出去,然后收兵回晋阳,过自己的日子。”

纯纯的老派军阀!

靠亲情、恩义和人格魅力笼络属下,打下地盘后大肆分封。

小弟有难,如果条件允许,他甚至会千里来援,不计代价。

小弟不听话了,也会当场打骂,毫不留情。

为人讲义气,欠了人情,一定要还。

别人欠他人情,如果不是实在紧急,可还可不还。

自己落难了,都未必会张口向人求助,因为抹不开面子。

这就是一个江湖大哥的做派!

或许也正是这份真性情,才笼络到了不少人投效。而且他这种奖惩模式,还是挺吸引武人的,毕竟谁不愿做土皇帝啊。

与他相比,朱全忠不是老派军阀出身,做法就大不一样。

滑州安师儒,本身是节度使,无法纳入汴军的“奖惩激励机制”,所以他必须死。但他手下的将领,比如贺德伦等人,朱全忠就收入帐中,并且量才为用,一点不担心,因为这些将领是可以纳入汴军的激励机制的。

如果当年攻破滑州的是李克用,安师儒求个饶,说几句软话,态度放好点,再上点供,多半还可以继续当节度使。

和李克用做朋友,做兄弟,其实是非常不错的,有时候甚至可以占他的便宜。他不傻,知道你在占他的便宜,但碍于面子,不一定会表露出来。

邵树德很欣赏李克用,因为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他当年也很讲义气。

但自从当上政客后,人就慢慢变了,在各种现实面前妥协,策划各种阴谋诡计,一点不光明磊落,成了个老阴逼。

义兄,还是十年前的义兄。近年来似乎略微有些改变,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义兄,不要在现实面前妥协啊。我就想看看,人能不能从头到尾始终如一,人设始终是那个人设,没有一丝丝改变。

“克用遣使相邀,令公觉得该如何回复?”邵树德问道。

“应付下就行了。”封彦卿直接说道:“或遣一队偏师,走草原,打不打都没问题。或派一队人,直接去晋阳,就说是遣兵助战,应付了事。”

邵树德听了缓缓点头。

妈的,早知道把拓跋仁福派去晋阳,让李克用往死里使唤。

这厮已经到了河南,一矢未发,终日索要粮草器械,正所谓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指望他硬拼朱全忠?做梦。

去打黑车子室韦、西奚,邵树德还不太想这么做。这不是便宜阿保机么?

草原上的事,一旦动手,几年内未必能结束,太耽误时间。现在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中原,先把对朱全忠的包围网扎严实了再说。

“义兄这个人情,得还。至于怎么还,我再想想。”邵树德接过美人煮好的香茗,用眼神示意了下。怎么搞的?先给郎君上茶,让老父面子往哪搁?

封绚笑了笑,给封彦卿倒茶。

封老头的面色不是很好看,随即又眼尖地看到女儿今天穿了件很宽松的衣服,心中若有所悟,脸色顿时舒展了开来。

“再说回河中之事。”邵树德又道:“裴氏可敢下注?”

“裴二那胆子,到现在还在瞻前顾后,指望洗马裴先出头。”封彦卿嗤笑道。

对裴氏这个庞然大物,封彦卿的观感是复杂的。

封、裴、薛、王等大族在河东,自然不可能一团和气,总有利益之争。裴氏根基在河中,封氏这一支也在河中、陕州,相互之间也是有摩擦,有竞争的,互相看不过眼很正常。

但在谋夺河中这种大事面前,封彦卿还是希望裴氏能够加入进来的,因为把握更大。但那帮人,真的暮气沉沉,至今没法统一意见,也是绝了。

“或需令公的面子,再劝一劝。”邵树德说道:“若得裴氏支持,便可快刀斩乱麻,迅速掌控蒲州局面,作用很大。”

“也罢,便修书一封给裴二。”封彦卿道。

“还有时间。”邵树德笑道:“王瑶那么盼他阿爷死,也不得不承认,一时半会死不了。”

“噗!”封彦卿直接把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帮武夫!

……

八月的胜州进入到了收获时节。

让人意外的是,从蜀中过来的移民在胜州种了不少水稻,如今已经开始了收割。

当然播种面积最大的还是麦,其次是粟。

邵树德来到了榆林宫,接见榆林宫部属各大小贵人。

时已近中秋,他赏赐了一些锦袍、彩带下去,人人喜气洋洋。

寻又问了农事。

“大汗,今岁我等也开始耕种了。在河边辟了一些地,种了回鹘豆。”

“我部种了芜菁和苜蓿,冬天不怕没草料喂牲畜了。”

“我遣人种了些瓜菜,收成还行。”

邵树德听了只有一个感觉:人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种地能有更好的生活,榆林宫的部属竟然也抵御不住这种诱惑,在放牧之余,将部分草场改为农地,笨拙地向汉人、党项人讨教耕稼之术。

这有些超出了他的掌控,让他心情很是复杂。

榆林宫部属,如今共三千八百余户,以吐谷浑、回鹘、鞑靼为主。编为四个千户、三十九个百户,划分各自草场,不许越界。

本来指望他们以射猎游牧为主的,可没想到,竟然也开始种地了。生产习惯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文化和习俗,这是无可避免的。

就这样吧,也无所谓了。

反正这些人都没编入朔方镇的户籍,也不打算编户,在都护府那里挂个号就行了。都是邵氏私人部曲,邵树德不打算将其交给幕府。便是未来得了天下,也不打算交给朝廷管理。

统治者,或者说是皇帝,总是孤家寡人、独夫民贼,他们只认利益,不认其他。利于邵家统治的就做,不利于邵家统治的,哪怕利于天下,也不一定做。

皇室身边,还是要有自己人,游离于朝廷掌控之外的自己人。

今后征伐各个藩镇,所获的俘虏,也可以挑拣部分,编为邵氏私人部曲。

并不是说一定要依靠这些人,总是多一层保障,多一种选择罢了,关键时刻或许可以收奇效。比如后世有子孙无能,大权旁落,如果需要诛杀权臣,其他人不可靠,这些人的存在,就多了一种选择,虽然到时候这些人很可能也不可靠了。

“尔等皆是侍卫亲军,我素来信任。关东鏖战,有的是你等用武之地。侍卫亲军现有两千人,我欲扩军为四千,榆林宫各部出丁五百,回去便选好,不得有误。”

“遵命。”

侍卫亲军扩充为四千人,将有三千步卒、一千骑卒。这些人,还是得见见血。

前些日子李唐宾禀报,陕虢、河源、积石三军奋勇作战,已攻破汴军之土壕寨。他征发役徒数万,在原寨基础上筑城,请邵树德赐名。

邵树德回复,城名大坞。

大坞城,隋代曾是渑池县理,在渑池县北,今已废。

土壕寨在渑池县西不到三十里,取此名正合适。

大坞城快修建完毕了,最多再有十天就能完工。邵树德打算将侍卫亲军四千步骑派驻此城,让他们见见血。

戍守一段时间后再换人。

而有大坞城、崤寨顶在前面,后方的崤县就可以安心恢复生产了。

其实这会已经在清理张全义时代开凿的沟渠,土地丈量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华州夫子、横山党项还是有不少人应募的,崤县的户口很快就能充实起来。

其实邵树德更希望华州夫子多多应募。这里人多地少,河源军、积石军作为外镇军分驻同、华二州后,势必会让竞争更加剧烈。

想想去年还在搬迁河南府百姓去华州,今年又想让华州百

姓前往崤县,世事之离奇,直让人无法可说。

而随着崤县、胡郭、大坞三大据点的稳固,朔方军在河南府西北角总算是站稳脚跟了。

山南东道那个方向,唐邓随等州正在紧锣密鼓地完成权力交接。

朱全忠一定已经知道了这些消息,就是不知道他作何感想了,又会有什么对策。

邵大帅很期待他的应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6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