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718【弥尔顿访华】

作者:王梓钧 字数:4069 更新:2022-05-22 03:04:37

一艘内河舰船,载着英国访华使团而来。

英国这个使节团比较寒酸,拢共也就十多人。而且不是坐军舰来的,因为英国本土那边,正在策划跟荷兰打海仗,腾不出军舰来护送使臣。

他们乘坐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沿途在葡萄牙的殖民港口补给。抵达印度之后,听说马六甲被中国夺取,英国人对此欢呼雀跃,立即前往马六甲进行交流。

然后,英国商船停靠在万丹做生意,英国使节团被大同海军护送北上。

英国使团代表,叫做约翰·弥尔顿,其著作有:《失乐园》、《论出版自由》、《论教育》、《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等等。

弥尔顿是克伦威尔的师爷,曾积极宣传革命和民主。

克伦威尔执政之后,弥尔顿担任其外交事务秘书。英国的外交书信,全部由弥尔顿负责,顺便跟反对克伦威尔的贵族打笔杖。

英国此次出使中国,带着几分私人性质,克伦威尔直接把自己的外交秘书给扔来。

“约翰先生,中国人过来说,南京就快到,让我们准备一下。”副使安德鲁·马维尔敲门而入。

安德鲁·马维尔,英国玄学派著名诗人,克伦威尔少年时代家庭教师,目前担任弥尔顿拉丁文秘书。

弥尔顿放下鹅毛笔,挂起眼镜说:“那就准备下船吧。“

马维尔笑道:“此次的出使任务,是说服中国与荷兰开战,削弱荷兰在亚洲的实力,令荷兰总部多派军舰支援亚洲。这个任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中国与荷兰已经打了两场,荷兰在远东的实力被削弱到极点。我们两个,只需拜见中国皇帝就行了,可以把精力都放在领略异国风情上。”

弥尔顿摇头:“我们的海军,还是实力太弱啊,最好能挑起中国与荷兰再次战争。“

“这恐怕不现实,”马维尔说,“中国与荷兰,刚签订了为期十年的休战合约,哪边都不会冒着风险撕毁这份合约。“

“试试看吧。”弥尔顿是个工作狂,他如果不被派来出使中国,明年就会因为日夜工作而失明。

长江水师将英国使团送到码头,有人进城去通报鸿胪寺,鸿胪寺的官员会接外国使者进城。

鸿胪寺官员来之前,弥尔顿等人就在码头等待着。

十多台码头吊车正在工作,工人们拉动滑轮,拖起重物放到船上。后方还有更多码头苦力,搬运着一箱箱货物而来,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各位请到前面等候,莫要在码头挡着。“海军的翻译官说。

众人于是继续往前走,这里有好多抬滑竿的。其实就是“出租车”,“车夫”们正聚在一起等生意,

在哪儿吹牛逼不时大笑。

有一顶滑竿抬着乘客,从城里来到码头。

客人落轿付款,径直前往江边候船。两个抬滑竿的,也跟其他“车夫”凑到一起。由于周围比较拥挤,他们只能在那里等着接客,越界停留待客是要被罚款的。

“小秀才来啦,快给我们读读报纸!“

刚才抬滑竿的两人,其中一个是十多岁少年,他此时立即成了中心焦点。

少年从怀里掏出一份报纸,租来的,一文钱一天。小心翼翼展开之后,少年开始摇头晃脑读报:“这期的头号大新闻,是春兰社的少班头杨二少爷,硬要娶自家戏社的坤班名角小红桃。纳妾都不干,非要娶了做正妻。杨老爷自是不乐意,杨二少爷就带着小红桃私奔。两人已经私奔快一个月,这才传出消息,现在人都还没找着。“

这个少年,明显属于放牛班的学生,是那种不好好学习的,就连看报纸都得连蒙带猜。否则的话,小学毕业也不用来抬滑竿谋生。

“出租车司机”们听到这个新闻,顿时就议论纷纷:

“杨老爷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儿子跟唱戏的私奔,这回可要丢脸了。”

“嘿,那杨二少爷还是个情种咧。”

“小红桃的戏我听过。去年李员外做大寿,就请了小红桃唱戏。我跟刘二抬着张老爷去李府,沾光听了一阵,唱得人心头发酥。要是在床上叫起来,只听那声音,就让男人没了半条命。不像我老婆,叫起来跟杀猪一样。“

“哈哈,周大哥,这话你敢不敢说给嫂子听?“

“有什么不敢?家里我说了算!“

“那你前两天,脸上是被谁挠的?”

“猫挠的。“

“哈哈哈哈…

弥尔顿问海军翻译官:“他们是做什么的?“

翻译官说:“那种竹竿做轿子,可以抬着客人行路。视距离远近,客人付给路费。“

弥尔顿惊讶无比,扭头跟马维尔对视一眼。

他们不是对滑竿感到惊讶,而是抬滑竿的人,明显属于社会最底层,却居然有识字读报的能力。

弥尔顿指着那个少年,又问:“他既然识字,为什么还要干这座工作?”

翻译官讥笑道:“一看就是不好好读书的,正经读完小学,很容易找到营生。再不济,也可以去做学徒,很多商家都乐意招小学生为学徒。”

这个翻译官说的是拉丁文,不知道“小学”该咋翻译,直接说的是中文原音。

弥尔顿只能仔细询问,才知道中国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只要达到年龄,无论男孩女孩,都必须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不收学费。想要考县级公务员,至少得小学毕业。

“让所有孩童免费读书,那中国每年的教育经费该多少啊?“弥尔顿震撼到了极点。

事实上,小学毕业率很低。

许多孩童读不进去书,经常读一年就辍学了,这种情况连报纸都没法读。女童辍学率尤其高,很多是父母不让继续读,觉得女儿能写自己的名字就足矣。对于这种情况,官府乐见其成,辍学的越多,就越能减轻教育经费压力。

否则全南京的孩童都在学堂里,那得修多少教室啊?

在英国使者的震撼之中,鸿胪寺终于派官员来接待,领着这些家伙乘坐马车进城。马是劣马,好马都送去打仗了。

“当当当当!”

弥尔顿听到敲锣的声音,掀开车帘,只见一个官差边走边喊:“南城外的黄金楼,昨日已经竣工了,

本月十五号向百姓开放。喜欢读书的,愿意读书的,可以去黄金楼看书!陛下说了,看书不要钱,想看随便看!“

弥尔顿听不懂,只能问翻译官:“他在喊什么?“

翻译官倒是听懂了,但不明白黄金楼是啥。当即跳下龟速前进的马车,跑去询问带队的鸿胪寺官员。

很快,翻译官回来解释:“我国皇帝陛下,用皇室开支建了个藏书楼。里面有很多藏书,昨天刚刚竣工,所有平民都可以免费阅读里面的书籍。藏书楼的日常开支,也由皇帝陛下负责。”

弥尔顿顿时激动道:“这是公共图书馆啊,可惜英国没有,欧洲似乎也没有。“

马维尔说道:“中国皇帝陛下,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哲人王吧。他统治的国家,遍地都是学者,平民也可以免费学习和看书。真希望有一天,英国也能这样。“

众人被安排在藩使馆,有专门的翻译负责接洽,想逛街也随时可以出去。

不过嘛,想见皇帝还得慢慢等着。

第二天大清早,弥尔顿就忍不住了,请求翻译官带他们逛街。

鸿胪寺通事不是品官,属于一等吏,至少要掌握两门外语才行。虽然只是吏,但也算文化人,自然不会带着使者去逛勾栏瓦舍,每次都是直奔文化用品一条街。

晚上回来,弥尔顿拿出鹅毛笔,在他的《访中国录》中写道:

“今天,中国的外交官员,带着我们去了文艺街。那是一条半英里長的街道,街上的店铺,售卖各種文學和艺术用品。有精美的图书,有神奇的中国字画,还有纸张、墨水等物品…”

“街上有很多人来往,他们都是识字的。有人穿着丝绸,但更多人穿着普通的棉布衣裳。这里的书籍很便宜,平民也买得起。有着许多通俗读物,底层市民也喜欢看。不过我听中国外交官员说,平民更喜欢租书看。南京城里有租書店,根据书籍的价值,设定不同的租金,损毁太严重就不退押金…”

“我们仿佛置身于文艺的海洋,到处都是书,到处都是绘画。对于欧洲学者而言,这条街就是天堂,

他们一定做梦都梦不到…”

“我问过中国官员,他说中国最畅销的书,除了古代的四书五经,就是当今中国皇帝编撰的《大同籍》。我请中国朋友,翻译了几篇读给我听,因此我可以笃定,中国皇帝是一位民主革命者“

“中国皇帝法统不是来自于教会,而是来自于‘天空’。天空既是我们头顶的天空,也类似万物的起源,中国人视为一切的主宰。天和地,衍生出人类和万物,人类是世间的精灵,并组成中国这个国家。国家需要领导者,于是就有了皇帝。对人民仁慈的皇帝,会得到天的认可,成为天之子。对人民残暴的皇帝,会遭到天的厌恶,他必将被推翻…”

“一切都以人民为中心,这不是民主是什么?“

弥尔顿此人,一生都在追求天赋人权、出版自由、宗教自由、教育自由、婚姻自由。这货彻底迷上了

《大同集》,并认为中国皇帝是革命者。

只不过,等他把《大同集》读完,估计就没那么欢喜了。

赵瀚的分田理论,跟弥尔顿的民主是冲突的。因为那是地主的田,而弥尔顿认为,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当然,弥尔顿也可以忽略掉,他已经决定翻译《大同集》,到时候把分田理论给删除便是。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8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