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八章 第5个任务:剿匪(2)

作者:龙吟森森 字数:3515 更新:2022-03-11 14:42:34

这样的安排,可比李自成的“三堵墙”,或者张献忠的“领头子”,既高效成本又低得多。

想想都知道,假如弓箭的抛射只造成一成的敌骑损伤,标枪也是如此,刺击战马的可能性高一些,算作两成,也就是说,在正式与敌人纠缠在一起贴身搏斗以前,就能让敌人产生三四成的战损。

这样的效果,放在一般队伍身上,还没有接触估计就崩溃了,就算没有崩溃,也会让敌人物伤其类,士气顿时大打折扣,这又为接下来真正接触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三堵墙”、“领头子”的战术毫无可取之处。

在施行了以上接敌之前的远程(刺击战马也算是远程的一种)打击后,龙十三还是计划采取李自成、张献忠的战术。

不过他将这两人的战术做了折中。

所谓“三堵墙”,便是将骑兵分作三队,一队接一队轮番冲击敌阵,三队皆是以严密墙式冲锋,能够在“三堵墙”式冲锋活下来的就成为营里的头目或者亲信,待遇自然远好于其他人。

“领头子”也大致如此,不过张献忠更狠,他的骑兵需要在累计十次冲锋中能够活下来才能进入领头子行列。

墙式冲锋是龙十三不会做的,那样的代价实在太高,或者说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对方见到“如墙而来”的密密匝匝的骑兵便心胆俱裂,不敢正面接战,而是掉头就跑。

但一旦敌人也是这样的方式冲锋,那双方的骑兵就是消耗品了。

至于与敌骑纠缠在一起时如何应对,眼下龙十三只想到了标枪这一技法,每人都像他那样配备三根标枪,若是冲阵时没有刺中战马,则不与当面敌人纠缠,继续向前,继续用长枪刺击下一个敌骑的战马。

若是敌人离得较远,则率先用标枪抛射。

如此周而复始,龙十三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哪支军队能够忍受高达五成的战损而不退的,而敌人一旦逃跑,除非不顾惜马力拼命跑,否则就会成为弓骑兵的活靶子。

而对于肉搏兵、弓骑兵,会在薪饷、婚配、晋升等方面上做出区隔,这与李自成、张献忠的做法一样,你想要在龙十三的麾下出人头地,在骑兵的肉搏兵里虽然风险最大,但待遇最好。

有了两万两银子后,龙十三决定给他的部队发放薪饷。

当然了,由于队伍飘忽不定,所谓的薪饷也就是在有钱的时候能发就发,没钱的时候自然只能保证温饱,他考虑的是,“我没有更多的人来管理、搬运这些钱财,还不如发放到士兵手里”。

长枪兵每人一两月饷,骑兵二两,没办法,谁叫骑兵太过稀少呢。

这样一来,每月才花去三百两,他可是有两万两的,可以用上一年多,至于时间到了再去抢就是了,谁叫他们是流贼呢。

什么?你想做生意?那说明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流贼。

虽然都是骑兵,但肉搏兵平均有二两半的薪饷,弓骑兵则只有一两半,其他待遇以此类推。

龙十三在心里测算过,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后,大致有了一个底。

“于是,在一场骑战中,己方就有极大可能以最多一成战损换得敌人五成左右的战损,从而让敌人奔溃乃至逃亡,然后在追击战中再给其造成一到两成的伤害,那么这一战就算大获全胜了”

“况且这是一个异化的明末世界,士卒们多一分练习就能在赋值上收获一分,在高强度的训练之下,我的军队很快就能赶上敌人的精锐”

当然了,一切都是美好的愿望,一切才刚刚走上正轨,会收获什么结果还不好说。

至于长枪兵,显然是龙十三最擅长的了。

在青龙渡又招募一百人后,他手下就有了两百长枪兵。

作为遮护老营,以及镇守一方的主力,龙十三对于长枪营的训练也是煞费苦心。

虽然作了“训练三个月”的打算,但他也知道多半是不可能的,明军不可能坐视你在一个地方大大咧咧休整、训练,何况他还有“任务”需要完成。

他准备完完整整训练两个月加二十天,留下十天去剿匪。

于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让所有骑兵、长枪兵都放开肚子吃,自然是要好好训练一番了。

在以前,他虽然有过训练,但都是匆匆忙忙的,很少有像现在这样有相对从容的时间。

对于长枪兵来说,与骑兵又不同,由于是步军,他们依赖体能和耐力更胜于力气。

于是,龙十三对他们的训练办法是:

每日起来后围着小校场跑上十圈,然后再吃早饭。

上午进行队列训练,幸亏他还有十个受伤后伤愈归队的“老”兵,于是,就不需要他亲自一一纠正那错漏百出的队列了。

长枪兵,是他人数最多的军种,不可能一个个都练成枪法高手,只能结成严密的阵势作战。

于是,队列就异常重要了。

对于队列,来自后世的龙十三再是熟悉不过,于是,早饭过后,军姿、排成一条线、前后左右转、紧急集合等后世人耳熟能详的训练便在青龙渡堡的小校场一个区域展开了。

对于依赖于列阵作战的军种,队列是重中之重,想想也是,提前布阵还好说,若是骤遇敌人,能在短时间里迅速组成阵势者自然大大占优。

但平常训练是在一个固定的开阔场地进行的,而在遭遇战时,什么地形都有可能,于是,一排有多少人,排成几排都需要临时决定,这就需要训练。

至于军官的称号,他还是采用了十人一什,五十人一哨,四哨为一营的流贼惯常叫法,眼下人数不多,暂时将就着用。

而骑兵的人数自然要在步军的基础上减半,也就是说一个满编营只有100人。

上午队列训练,下午则是刺枪训练,如同骑兵一样需要进行刺枪训练,又分了站定式刺枪,移动式刺枪,跑动式刺枪三种,每日各式来上一百下。

晚饭前则进行半小时的力量训练,龙十三在小校场里让老营里的木匠安置了后世的单杠、双杠,加上俯卧撑、仰卧起坐,也就差不多了。

重耐力、重队列,这就对了,在这个世界上,会骑马的本来就不多,还能在马上射箭、舞刀弄枪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剩下都是普通人,你非得要让他们练出一身肌肉和武艺,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十日后,长枪兵的重头戏来了。

列队疾刺!

如何疾刺,当然是齐刷刷“左刺”、“右刺”啦。

只有左刺或者右刺,才能将全身的力气用到最大,也最顺手,如果是一个人,你单纯左刺或者右刺,那只有死路一条,不过一排几十个人齐刷刷刺出去,还是最长的兵器,那对面的就只有一个结果——死!

如果能够将列队疾刺练到极致,这个世上只有将马匹蒙上眼睛的骑兵、重骑兵、穿了几层铠甲的重步兵能够抵挡。

四川的白杆兵为何能在辽东作战时面对建州女真不落下风,道理就在此。

满洲人最厉害的就是步兵,最最厉害的当然是一层棉甲、一层铁甲,拿着大剑、重斧的巴雅喇步军,如果是这种步军出现,挤成一团的长枪兵也无可奈何。

不过就算是满洲人的巴雅喇在旗丁里也只有不到一成,一个牛录三百旗丁,其中也只有十到三十个巴雅喇,满洲人全盛时估计也只有三百个牛录,于是他的巴雅喇最多只有一万人,分散到各旗也最多只有一千人左右。

故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将不动如山,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的长枪兵练好了,对于带着大量老弱病残行动的流贼来说,将会事半功倍。

不过,长枪兵想要在流贼以骑兵为主的序列里崭露头角,那就必须有一副铁脚板,龙十三在给他们进行了队列和疾刺的训练后,一早一晚两趟十圈跑是雷打不动的。

隔三差五还将其拉到从青龙渡到黄河渡口之间进行长达五十里的拉练。

当然了,就算是在注重阵列的长枪营,也是要分出三六九等的,站在最前几排的依旧是队伍中的勇士。

虽然长枪营不太注重力气,不过这些人无疑都是力气较大者,因为他们手里拿着的长枪要比普通的长枪长上一尺,大明的普通长枪长度是一丈一尺,而这些人手里的则是一丈二尺。

长了一尺,材料又好一些,自然重些,没点力气是拿不动的,龙十三这么安排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在遇到敌人骑兵时,他们可以立即列成阵势阻遏骑兵,第二自然就是在遇到敌人的精锐步军时,或者不利地形时,可以成为击破敌阵的人选。

长枪兵的薪饷平均是一两,这些人则是一两半,普通长枪兵则是八钱。

说到薪饷,此时三十六营里除了龙十三的营头就别无分店了。

刚刚起步的流贼一来没有实力发放薪饷,二来没有意识到发放薪饷的好处,于是,他们就只能吸纳那些真正因为生活所迫而活不下去的流民以及喜欢杀人放火的山贼、土匪,这些人轻易不会叛出队伍。

如果你想要吸纳大量又没有薪饷的士卒,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真实历史上的流贼直到十年后李自成、张献忠再次出山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了,这也与他们打下了像襄阳、洛阳这样的大城,缴获了大量财物有关。

此时,明军除了家丁,剩余的军卒普遍拖欠薪饷,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加上满洲人时不时进关来一下,不断吸引、消灭边军精锐,大明,衰亡是迟早的事。

衰亡是迟早的事,但天下应该落到何人手里就值得商榷了。

龙十三在长枪营亲自带队训练了十日后,便将队伍扔给了袁宗第、白文选督促训练。

至于赵胜、惠登相,他们也在各自的地方展开了操练,于是,一场在青龙渡堡的点灯子营的大操练就开始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4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