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69章 局势大变之始

作者:震荡波的波 字数:2131 更新:2022-05-24 11:05:33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公元188年。

二月,各地黄巾余部纷纷起事,以西河白波谷黄巾军声势最为浩大。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旬日攻占太原郡、河东郡等地。一时间,朝廷人心浮动,不思平定反贼,反各怀鬼胎,极尽敛财之能事。这其中,最为疯狂的就是灵帝刘宏,在刘宏的“表率”作用下,各级官员肆无忌惮地收刮民脂民膏,上行下效,各州郡之官员亦是如此,本就吃不上饭百姓的苦不堪言,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

放眼东汉十三州,只有颍川国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清正有为,一片祥和之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难民会流向哪里。于是,大量难民涌入颍川,其中以汝南郡最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颍川国十七个县共接收难民两百余万人。

对于钱多粮多的颍川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刘战知道,颍川现在正站在十字路口上,妥善安置难民成了颍川当前的第一要务。

处理好了,这些难民会成为颍川发展的财富,稍有不慎,就会把颍川国这几年的治理成果来个底儿掉。

刘战很清楚,天下即将大乱,诸侯并起的时代马上就要开启。大争之世,实力为尊。

什么是实力?

当然是军强马壮,国富民强。

军队是国之利器,也是与诸侯争霸资本。对于刘战来说,他先人一步,占有一郡之地,还有经过战场磨砺的四万人马,又有万人敌好几个,他本可气定神闲地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乱世站稳脚跟,但,刘战始终有一种危机感,他知道他所面临的都是怎样的英雄人物,或者说是枭雄人物——曹操、刘备、江东孙氏等没有一个是好捏柿子。刘战深信,只有笑到最后才是硬道理。

军队为刃,国力为本,而百姓国力强弱之根。在那个人口稀少的年代,人口是体现一国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人口少,再富裕,也是无本之水,徒为他人作嫁衣,财富早晚流入他人之手。人口多,则就有了组建强大军队的基础,只要治理得当,人口多的国肯定比人口少的国家实力强大,军队之数自然也会更大。当然,这里面也有个量级的问题。

在这种时候,刘战异常地清醒:他要尽快将难民安置下来,扎根颍川,使他们成为颍川繁荣富强一股助力,至少将来打仗的时候,他可以做到兵源充足,军资充盈。

王宫正殿内。

刘战眉头紧锁,认真听着荀彧的陈报。

半炷香之后,荀彧抚须一叹:“就是这些了,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难民太多,官员人手不够。如果难民不断增加,又得不到妥善安置,将会为我颍川带来灾祸。当下,国中兵力也是不足,一旦有变,我等将无力应对,只能求助于朝廷了,而我颍川国从不向朝廷纳贡纳税,只怕到时候……”

荀彧说着说着突然止住,打量着刘战,试图从刘战的眼中看出一些端倪。荀彧一直都很好奇,刘战凭什么能够在大汉十三州之内弄了一个国中之国,他与灵帝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面前的这个外甥为何总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到底还有多少秘密?

“为今之计,当如何?还请舅父教我。”

对于面前的困境,刘战大致有了主意,但是他还是要听听荀彧的建议。毕竟荀彧之才是得到了曹丞相的认可的。

“办法有三:一是通令各县,立即安抚难民开垦荒地,且前三年免去赋税;二是各县单设一名田官,将无人耕种的农田按人头分配到难民各家,头一年免去赋税;三是即刻发布招贤令,广纳四方人才,充实到各县府衙当中,填补空缺;四是立即招募乡勇,维护各县治安。”

“好!就按舅父说的办。不过,这第四条就不必了。”刘战对荀彧提出的计策很是满意,不禁在心中暗叹:果然,荀彧处理事情不徐不急,条理清晰,措施得当,当真是一宝啊!只不过,因为牛战的原因,现在却要唤他舅父,还真是有让人不习惯啊……

“战儿,难民太多,若有异动,不能施以强力镇压,后果不堪设想啊。”

荀彧眉头一皱,很是担心地提醒道。

“哈哈,舅父啊,战儿有一支人马,不日即可抵达颍川,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有多少?”

“四万精兵。”

“啊?!战儿你!难道……”

“哈哈,自然没有那种想法。只不过是一种自保的手段罢了。”

刘战仰面一笑,看着震惊当场的荀彧。

“那便好,若是战儿你要做那千古的罪人,吾第一个就不答应。”荀彧三魂归了位,当即提点刘战一句。

……

就在刘战与荀彧商议事情的时候,远在洛阳的刘宏正与刘焉密商,即将作出影响东汉局势的重大的决定。

刘焉作为东汉的一个政治投机者,颇有眼光,他敏锐地觉察到皇道将崩,天下或将大乱,那么如果未来是乱世的话,那他刘焉得为自己寻一个避难的所在啊,思来想去、苦思冥想之后,刘焉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地方——巴蜀,但是,有了好去处,也得有命逍遥不是,孤身一人去巴蜀做官与在洛阳做官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就在刘焉一筹莫展的时候,恰逢黄巾又起,于是,聪明的刘焉福至心灵,当即有了一个绝好的主意,他要即刻上奏灵帝。

听完刘焉的陈奏,刘宏大喜:“爱卿啊,不愧是刘氏宗亲!忠心可表日月,似滔滔江水啊!朕,准奏。”

“谢陛下。”

刘焉也是一喜,感觉离他的小目标又近了一步。

就这样,刘宏下诏改刺史为州牧,并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

从此,州牧开始执掌一州之行政大权,职位甚重,且可拥有军队各据一方,顺理成章的,各州牧开始拥兵自重,逐渐形成割据政权。

当然,刘焉作为谏言者,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益州牧,他成功地跑到了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起了土皇帝……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0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