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百六十二章新秦制度下的形形色色

作者:守柴炉 字数:5085 更新:2022-06-15 18:16:15

“你这叫为他们好?”

扶苏看完赵昆列出的清单,直接扔在了桌子上。

赵昆讪讪一笑。

他跟陈氏兄弟商量完试验田,立刻写出了计划书,并将试验田的需求,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扶苏虽然为人宽仁,但这种让别人扬名立万的机会,他是不想给的。

毕竟这是皇权至上的社会。

百姓有且只能崇拜一个圣人,那就是皇帝。让农家成为新圣人,完全不符合大秦帝国的利益最大化。

但赵昆却不以为然的解释道:“大哥,咱们目光得放长远点!”

“再长远也不可能将名器轻授于人。”

“是。大哥说得有道理。”

赵昆点头哈腰。

扶苏眉毛一拧:“昆弟,能否给大哥透个底?否则这清单,你自己送给父皇,我不插手。”

“别啊大哥,你是秦王,大秦的监国,这事你得插手。”

“那你说说,到底怎么想的?”

“这……”

赵昆迟疑了一下,道:“所谓的圣人,在我看来是不存在的!”

“什么意思?”扶苏眯眼。

赵昆正色:“大哥难道没发现吗?大秦的发展已经走向了新的道路,随着报纸的流行,舆论渐渐掌握在了我们手里。”

“也就是说,名利有了官方的干涉。”

“对朝廷有利的报道,我们会适当的推广,对朝廷不利的报道,几乎没有。”

“就算百姓始终铭记给他们带来温饱的农家,把他们当作圣人,但他们都在朝廷的监管之下,大哥还怕他们造反?”

“这倒也是。”

扶苏点了点头,然后又拿起赵昆写的清单:“你推他们出来,只是因为他们专业?”

“不然呢?”

赵昆摊手:“现在的治栗内史府官吏,还没他们专业呢。”

“那……蜀郡的试验田,不需要治栗内史府的人去盯着?”

“还是需要的,毕竟负责耕种的农户,有些人员掉配,还需要他们。”

听到这话,扶苏想了想,道:“既然最后的杂交种子归朝廷,倒也可以让他们得些名利。”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赵昆笑着点了点头,便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扶苏忽然叫住了他:“昆弟,你且等等,还有件事我想跟你谈谈。”

“何事?”赵昆扭头看向扶苏。

扶苏沉吟道:“还记得鲜卑和乌桓的使者吗?他们派人来探讨分配草原的事了。”

“分配草原?”

赵昆一愣,似乎没反应过来。

“李信剿灭匈奴左贤王部落的时候,他们帮了不少忙,如今辽东大片草原,我们用不完,他们就想分一杯羹。”

“呵呵,想得倒是挺多的,不过,我们现在没必要跟他们纠缠,更广阔的天地在海外,就算他们得了那点草地,短时间也威胁不到我们。”

“你的意思是,放任不管?”

赵昆想了想,道:“先派人去谈,态度最好强硬一点,等他们屈服的时候,再开恩德,多给点,就说我大婚将至,送他们。”

“这样也行?”扶苏诧异。

赵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现在拿得越多,以后还得越多,反正我们不吃亏。”

“科举之事”

“陈平他们已经给我说了,大哥按自己想法做吧。”

说完,赵昆摆了摆手,径直出了皇宫。

他不想操心更多的事情。

因为大秦的变化每日都不同,事事关注,跟自己当皇帝有什么区别

自大秦一统六国开始,六国故地的民意问题,便成为痼疾。

一方面,六国旧贵不甘心自己失势,在当地蓄养实力,暗中等待机会推翻大秦。

另一方面,多年战争,让秦国背负累累血债。

百姓家,很少有人没有在战争之中丧生的。

多方面因素加起来,纵然他们已经身为大秦子民,但也不可能真的对大秦有多少认同感。

对此,即便秦始皇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他只能坚持以法治国,用严苛的秦律来掌控天下。

但这种方法,是一柄双刃剑。

如果顺利,那么百姓在严苛的管制之下,渐渐顺服,随后便可以慢慢教化。

万民归心,不过是一個时间问题。

但是,如果不顺利,那便会起到反作用。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样的治国方式,才让大秦不得不走上覆灭重建的道路。

如今重建后的大秦,各种阻力降到最低。

再加上科举制一出,直接化解了大秦内部的最大矛盾。

大秦朝堂,以极为宽广的胸怀,开放当官的晋身途径。

而且,告示之中,说得非常清楚。

初次科举,不分地域,择优录取。

后续科举体系完善之后,京考名额,会根据各郡县的人口以及历代成绩综合评定,划分名额。

这说明,关中老秦人,在科举考试中没有丝毫优待,而是与外郡学子一视同仁。

光从这一点看,就足以让外郡学子感恩戴德。

一时间,咸阳城中大街小巷的茶楼酒肆之中,全部都是高谈阔论,热议科举的学子。

他们操着各种外地口音,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很多外地学子,将关中学子贬得一文不值。

说起打仗,我们承认,你老秦人是厉害。

但学识文华,你老秦人连弟弟都算不上。

都是宝宝。

几日间,因为出言不逊,被赶出门的外郡学子,不知凡几。

老秦人个个义愤填膺。

若不是陛下给你们这些人一条路,你们现在还在老家吃灰呢。

居然敢蹬鼻子上脸。

生气归生气,但科举考试,并不是比谁的嗓门大拳头粗的。

回过头来,老秦人们又将憋闷的情绪发泄在自家人身上。

家中有自小读书之人的人家,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邻里乡亲有什么吃的喝的,都送上门来。

临走前,还会说一些怪话。

“现在家里都宽裕了,你娃就用心读书,别的事情都不用他管。”

“等科举中了,老刘家那闺女,我就做主许配给他了。”

“你这娃不错,打小就有出息,好好读,到时候考个官回来光宗耀祖。”

浑然不顾自家之前是怎么嘲笑别人家里穷,还要养一张凭空吃饭的嘴,就这还想讨媳妇,莫不是读书读傻了。

连在普通乡间村民之间,也兴起了一股奇怪的风潮。

关起门来打娃娃。

但凡谁看到自家娃不好好读书,大白天满大街乱跑,拉回家里就是一顿好打。

咱家祖辈都不识字,到你老子我这里,托陛下的福,总算是认了几个字,起码会写自己的名字。

作为老子的种,你到六岁还不会写名字,已经是大大的不孝,居然好意思到处耍?

现在不识字,将来怎么考科举当官。

咱家祖祖辈辈就没敢想过,有朝一日还能有这福气。

你小子不是为自个儿读书,是为咱们家十八辈儿祖宗在读啊!

在咸阳城闹哄哄之际,新一期的报纸如期刊发。

这期报纸,除了阐述发展经济的两道政令之外,还发布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商法颁布。

报纸以超过以往三倍的篇幅,刊登了由蒙毅主笔,萧何校对的商法全篇。

这次出台新律,与以往有一个极大的不同点,那便是增加了一旬的公示期。

在公示期内,凡是利益相关的群体,都可以针对律法之中自己不明了或者认为不可行的点,向丞相府提出异议。

报纸一出,咸阳各大商会闻风而动,频繁组织会议

狮子楼顶层,咸阳各大商会的聚会地点。

“设立新法,我等都是赞成的。但是,蒙丞相不通商事,有些东西,未免胡言乱语”一个商行主管怒道。

“盐铁酒列为国朝管控,我等没有异议,但连矿产、内河航运以及粮食买卖都要由官办商行来经营,简直不可理喻。”

商法之中,明确规定,国家对一些产业具有专营权。

其他行业,本来就不容普通人插手,这些商行也没什么念想。

但诸如煤炭、内河航运,都是新兴产业。

如今煤炭已经大面积应用于民生,有煤矿的地区,很多人都私挖滥采,用以牟利。

因为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官府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甚至还会在暗中提供扶持。

但商法出台,这种行为必然会被朝廷严厉管控。

以后,所有矿产都会被国家收入囊中。

有此类需求的商行,只能向国家购买材料。

光是这一条,就不知道要增加多少生产成本。

再说内河航运,这是一种在开海之后逐渐兴起的行业。

大秦国内经济日益发达,货物流通的需求越来越大。

虽然交通路网不断完善,但陆运的方式,终究有各种限制。

大秦的造船业本来就很发达,军工厂又加了一些黑科技,使得河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需要纤夫拉纤,便可在内河畅通无阻。

很多头脑灵活之人,便沿着河岸,在繁华的城市自建码头,做河运生意。

据说这种运输方式,在南方发展极快,已经出现很多大的船行。

这个行业如果被国家垄断,那些商行立马就断了财路。

那些商行死不死的,咸阳商会的人不在乎。

但是,河运不同于其他行业,他们的商行,都少不了与之打交道。

生意上的事情,但凡牵扯到官府,肯定会麻烦缠身。

单是运费,都不知道上升几何。

以他们对大秦朝堂的了解,整个朝堂上下,就没有几个会做生意的。

到时候随便定个价,高了会让其余商行增加成本。

哪怕是低了,这些商行也是胆战心惊,生怕哪天一拍脑门胡乱定价的老大人幡然醒悟,找他们秋后算账。

品尝过市场自行调控价格的甜头的商行,对国家权力介入商业活动的行为,天然抵触。

抱怨的,都是一些年轻的商行管事。

年纪大一些的,都在冷眼旁观。

同时,这些老管事们,心里都在暗暗嘲讽。

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国朝律法,说是公示征集意见,不过也是给商人一些面子,不想将事情做得太难看。

按照以往,律法制定,谁还会管别人会怎么想。

当初商君立木取信,法律的威严便深深刻在秦人的脑海之中。

尤其是,后面商君死在自己制定的律法之下。

而且还是五马分尸,更是让秦人明白了律法代表着什么。

蒙丞相编订的商法,在这些老人们看来,固然有些瑕疵,但也比之前那严苛的律例,不知道宽松到哪里去。

这些年轻人才赚过几天钱,就已经如此不知好歹。

尤其是他们现在说的这些话,简直取死之道。

一个老管事忍不住开口:“既然蒙丞相认为这些行业需要管控,我等自然不应该提出异议。”

“如此一来,成本或许有所增加,但往来流程,却是规范了不少。”

“利弊权衡之下,于我等也不是全无益处。老夫反倒是认为,一些商税的制定,不甚合理。”

因为之前商业凋敝,所以大秦的商税,一直都极为混乱。

商人赚钱不少,但很多时候,交完税都不如苦哈哈的农夫。

商法之中,对各种税收提出了明确规定。

比如说衣食住行等大宗货物,从生产到出售,都有固定税额,一般为十税一。

各种通关关税,国内跨地税率是十税一,跨国关税则是十税二。

另外,在工厂务工人员的收入,也被强制要求征税,税率也一律为十税二。

这些内容,商行们都接受,甚至是欢欣鼓舞。

哪怕是商法明确规定,新税发布之后,需要补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后的应缴税额,商人们都是喜笑颜开。

没办法,之前大秦的各种律法,对普通百姓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很多时候,莫名其妙就会犯了事情,被处以刑罚。

不过,商人们对新税制的最大疑虑,便是其中列出的一项名为“奢侈品税”的税率。

这种税率,居然达到了恐怖的十税八。

这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售卖的丝绸,定价十个钱币,便要缴纳八个钱币的税率。

抛出人工、运输成本,难道最后还要贴钱做生意么?

没人会这么傻,商人们当然也不会。

奢侈品税的提出,意味着被列入奢侈品项的产品,会迎来大幅度涨价。

涨价的比例,普遍超过了一倍。

玻璃、瓷器生意首当其冲。

在座的商行之中,有不少商行主营这两个行业。

此刻,那些管事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

在这些人想来,商法将自家产品定税如此夸张,明显是要断自己的生路。

他们的东西再怎么好,贸然提高一倍的售价,以前的那些老客户也不是傻子,谁还会买?

之前听说秦王定了三成的税率,这些商行觉得低。

但是,他们的心理预期,不过是五成左右。

谁承想,蒙毅的心思如此歹毒,直接将税率提高到货物售价的八成。

哪怕是奢侈品不需要补之前的税额,也是在要他们的命啊。

有人提出商税问题,与奢侈品税相关的商行,自然是大倒苦水。

“秦王让吾等提意见,不妨便从此处入手吧。”

很快,这次的会议便有了结果。

商会会长拿着刚刚写的咸阳商会关于商法的建议书看了看,然后满意点点头。

“尔等莫要惊慌,十税八之事,滑天下之稽。”

“如此明显的漏洞,想来是秦王故意留出。几日之后,秦王必定从善如流,责令蒙丞相修改。”

不得不说,商人们都是人精。

秦王为什么要搞出一个公示期的说法?

说白了,不就是想要树立新秦从善如流的形象吗?

他可以这么做,但其他人却不能心中没数,真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奢侈品税,如此夸张,必然是太子留下的让他们提意见的破绽。

意见书交上去,新税制定然会改掉。

届时,天下人便都明白了公示期之事,并非无稽之谈。

个中行事,心照不宣而已。

就在咸阳商会众人信誓旦旦,觉得自己猜中了扶苏的心事,将意见书交上去时。

赵昆那边得到消息,第一时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奢侈品税,不会降低分毫。

顿时,所以从事相关产业的商行,都如同遭遇晴天霹雳。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4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