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之琴

作者:王昭之 字数:4869 更新:2022-04-16 05:04:29

    “五弦古琴,不愧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爹,你说过:奇技淫巧哪里比得上山道中削。如今女儿误入异处,又逢奇巧,希望你不会介意我的选择。”

    东皇明月喃喃自语着,双手抚摸着古琴,心中感慨万千。

    琴之好坏,全在九德,一张好琴,往往其声音要具备许多优点,如:低音应浑厚,高音要具金石之声,声音应松透圆润,没有杂音等等。

    琴曲重在直透人心,所以认定好琴的标准,往往依其音韵,重其表现力,一般不直接要求其音量有多大。这也表现出华夏人琴对音质要求的严格,审美格调的高洁。

    为此,琴门的先辈们,通过长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九德之说。

    所谓琴之九德,是说一张理想的琴,应具备九条标准,即所谓: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

    当然,象雷威所斫的“春雷”、“九霄环佩”那样的九德兼优之琴,是非常罕见的珍品。一般来说,能具备诸德,就已经是一张难得的好琴了。

    九德简说

    一奇

    所谓奇,指其琴轻松脆滑兼备。其材轻松脆滑。音亦轻松脆滑。

    二古

    所谓古,指其琴音淳和淡雅中有金石韵。

    三透

    所谓透,指其琴发音清亮绵远而不咽塞。

    四静

    所谓静,指其琴音纯净,没有杂音。

    五润

    所谓润,指其琴发声不燥,韵长不绝,清远可爱。

    六圆

    所谓圆,指其琴声浑然不散。

    七清

    所谓清,指其琴声如金石,如风中铃铎。

    八匀

    所谓匀,指其琴七弦俱清圆,匀均平衡,无三实四虚之病。

    九芳

    所谓芳,指其琴弹愈久而声愈出。

    适才东皇明月奏弹,已知此琴九德兼备,乃是少见的好琴,真让她爱不释手。

    东皇明月闭目感物聆声,玉指一拨弦,天地妙音便应弦而出,以致五湖尽闻声来。

    东皇明月虽是弹琴,却也是以道入琴,衍化琴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琴道

    古琴是深具道家色彩的一种乐器,和道家的宝剑、拂尘等法器一样,其功能除了能修心养性、镇邪涤虑等以外,还是道家勾通宇宙的一个媒介。

    它本身的构造即体现了道家的宇宙观与生命观,其音色也含蓄内敛、古朴幽深,流传下来的曲目也大多是远离尘境、寄意微茫,所以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说琴道琴道。

    古琴可以用来娱乐,但却包容着更为广大的内涵空间,其道幽深、纷然万绪,上接茫茫太虚,下启红尘众生。

    一个弹琴而不知琴道者就像做人而不明因果一样,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空耗光阴,徒为匠人而已。其对古琴终究是雾里看花,貌合神离。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琴道呢

    琴道就是修道之人对宇宙、生命的正悟在古琴上的投射,并非是简单的弹琴之方法。

    华夏文化是修炼的文化,琴道则是这种修炼文化在音乐上的集中体现,概括的说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弹琴动机的正悟

    古人云:欲成其事,先正其心;鼓琴亦然,心不正,艺难精。先人学琴多为涵养道德,平和心境。故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

    诗启悟人们的灵性,礼仪端正人们的行为,而乐则最终完善人们的品格,也是成就君子之德的最佳途径。

    可以说修习礼仪是一种自外的约束,研习音乐则是源自内心的主动同化大道,溶入与天地同一的和谐中去。

    乐当然是指上古时代的雅乐,非人们所理解的笼统音乐,世间大部分音乐多为俗乐,充斥的都是俗情与迷狂,类似于人们所深恶痛绝的征伐之音,有的甚至是魔鬼的音乐。

    何为雅乐雅者,正也,雅乐即天地之和在音乐上的呈现。其一表现为庙堂之乐,那是礼赞神明,歌颂先圣的黄钟大吕、鸿篇巨章,大雅之乐;另外还有宫廷雅乐,现在已不得而闻;另一种就是君子用以修身的古琴音乐了,幽然独处、心游天地,经年不断,流传后世。

    古贤制乐以教化众生,君子抚雅琴以参神明。琴之为用,大者可以沟通宇宙、摇荡风云,细者亦可调和神气,导人以善。

    人生是一场苦难的历程,也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文人佳士、渔樵钓客,浮沉于宦海之间、笑傲于山水之曲,何以安顿不平之心何以寄托烟霞之想而古琴就是最好的伴侣。

    所以古人之弹琴非为市井凡夫之娱,乃以禁尘心以合于天道;非为求名利于人间,乃以寄远情以达于天听;非为泻一时之孤愤,乃以寄雅意以垂百代。

    二、对弹琴状态的省察

    有些音乐演出多是一种表演艺术,渗入了许多不纯的因素,失去了音乐本真的意味。而上古人之弹琴则完全是对生命的体悟,或为参禅、或为净虑;或游心于太古、或传意于知音;或独乐于空山、或啸歌于仙馆。

    在这里,个体之心灵得以進入了更为广大的时空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古今一体、万物同流。

    弹琴实为心灵的修持,琴人须有一颗向道之心方能渐入堂奥,达于佳境。

    欲鼓琴则先须正襟危坐、收心澄虑,涵虚入静、尘机不起,然后方可扣琴入弦,宫商继响。

    心动而指应,指下而心往;心手合一、人琴相融,一弹再鼓、妙境横生;似白云游于太虚,幽兰生于空谷;人间之清景有穷,琴上之烟霞无限。

    琴为至清之物,不可以俗调入乐,不宜与败景为邻,所谓有所弹、有所不弹。

    上古人之弹琴多选雅静之所,以期与自然相应。清风明月之下、花落鸟啼之时,深宅静室之中、知己之间皆能触景以会心、感时以为吟,下指则风云自生,曲尽则四下无声,此中之妙,难与外人道也。

    三、对琴曲内涵的体认

    乐者,德之华也。美妙的音乐应是作者心境的呈现,也是美德的结晶,或曰生命精神开出的花朵;当人们在抚弄这些乐曲之时,就是走进了作者的时空场中,这里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展现,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与生命的启迪。

    尽善尽美,至言哉美是作品的表现形式,而善才是音乐的本质内涵;若没有善的前提,美只会变异,把人导向歧途。

    所以对乐曲内涵的体认就是对先贤道德境界的追溯,進而通向更为广阔的生命源头。

    古人有云:“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古琴延续至今,受哲学思想的影响,音乐风格倾向于恬静、含蓄、淡柔、典雅。

    “夫弹琴惟有三声而已。曰散声、泛声、按声。”

    凡散声虚明嘹亮,如天地之宽广,风水之澹荡,此散音也。

    凡泛声脆美轻清,如蜂蝶之采花,蜻蜓之点水,此泛音也。

    按声简静坚实,如钟鼓之巍巍,山崖之磊磊,此按声所谓实音也。

    依演奏方法不同,一张正常的古琴可奏出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余个。

    古琴音乐注重音色的虚实
对比,追求音乐的声韵兼备。“声”是指按音,归为“实”音,“韵”是指运用滑音奏法产生的滑音与延续音,归为“虚”音。

    由于古琴音乐很少采用戛然而止的乐音中止手法,为追求“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音乐表现效果,演奏者还常常采用乐音渐虚、渐静的表现方式,使得古琴音乐在渐渐趋向沉静、幽远中将音乐乐思与审美想象引向远方,在袅袅余音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至尊曲

    至尊曲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5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