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百六十一回 斋醮

作者:王昭之 字数:6716 更新:2022-04-16 05:00:11

    度厄真人知道断肩魔神是罗睺遣来趁虚取自己性命的,若非项剑和水仙子力保仙体,必迭境重塑金身不可。

    想着,度厄真人拔出了腰中法剑,欲结束这妄者之命。

    剑是能够辟邪斩妖的法器,在道门科仪中,剑乃高功法师行法时所用的重要法器之一,咒、讳、气、符等,常与法剑配合使用。

    道经中记载:“符剑可以却鬼辟邪而已”。

    剑也是道门修士能够斩断心魔的象征。

    道门修真重在坚定道心,斩断心魔。

    在道袍纽扣部位便有两条成剑型的长带,被称为慧剑,也就是“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沉沦五苦门”之意,上洞八仙吕洞宾更将慧剑寓意解释为“一断烦恼,二断,三断贪慎”。

    道门以性命双修为本,重视身体训练。

    道门信仰文化不仅重视性,也就是内在的心灵修炼,同样注重对命,即身体的锻炼,道门中,自幼习练武术的修道之很多,而剑作为武术主要器械之一,又与道门追寻的空灵逍遥等吻合,自然备受修道之士的喜爱。

    最后,道士喜欢佩剑,还与常在深山修炼需要武器防身等实用性有关,所以,如今在纷纷扰扰的妄动乾坤里,法剑不仅在科仪中常用,随身佩带者更是屡见不鲜。

    科仪,道门术语,指道教道场法事。

    科,有程、条、本、品等义,科可解做动作。

    “程”有法则义,即“程者物之准也”,是本着一定程序敷演如仪。仪,仪为典章制度的礼节程式、法式、礼式、仪式登,如常说的“行礼如仪”。

    在道门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门修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

    “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

    道收此礼,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洁身,谓之“修斋”的初为“积德解愆”,再则“和神保寿”,后为“专道”、“乐道”、“合道”,即为“修道”,此为修斋的最高境界。

    因此道门,重视修斋,并制定了一整套斋法。

    按照它的规模和作分为内斋、外斋。

    内斋即极道:包括心斋、坐忘、存思等。

    外斋即济度:包括三箓七品,三篆指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七品指三皇斋、自然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明真斋、三元斋。

    各种斋法有着不同的意义,如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玉箓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黄箓斋能“下拔地狱九幽之苦”等。

    “醮”的原意是祭,其一为冠娶,二为祭祀,乃重要礼仪。

    道门继承并发展了醮的祭祀一面,借此法以与神灵相交感。

    “醮”亦有“醮法”,所谓“醮法”,指斋醮法事的程式、礼仪等规矩。

    “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会有相应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龙醮、正一传度醮、罗天大醮等等。

    斋法与醮法本不一样,后来相互融合。

    “斋醮科仪”指醮祷活动所依据的一定法规,一般有阳事与阴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与幽醮之分。

    清醮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

    幽醮有摄召亡魂,沐浴度桥,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属于济幽度亡斋醮之类的法事。


    举行一项斋醮科仪,往往要通过建坛、设置用品、涌经拜忏、踏罡步斗、掐决念咒等来共同完成,这修道之士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由他们来完成的,

    这一切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斋醮科仪。

    醮坛。建醮必先设坛,称为“醮坛”,又称“法坛”。“坛”则指在乎坦的土地上,用土筑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

    据《道书授神契》记载:“古者祭皆有坛,后有社稷坛。记曰:坛而不屋,古醮坛在野。今于屋下,从简也。”说明原始醮坛本为露天,后改在殿内。

    不同形式的斋醮,往往建有不同规模的坛。

    大型斋醮活动,通常筑有若于个坛,其中一个是主坛,叫做“都坛”,其余的坛,叫做“分坛”。

    在斋醮仪式中,各有一定称谓和职守的道门人士,统称为执事,即醮坛执事。

    其执事主要有:高功、监斋、都讲、侍经、侍香、侍灯等……

    高功:位居各执事之首。

    担任者必须“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具瞻”;在仪式中要“蹑景飞晨,承颜宣德,惠周三界,礼越众官”。

    监斋:位仅次于高功。其职守,一为“总握宪章,典领科禁,纠正坛职,振肃朝纲”;二为“周密察非,从容授简,有严有翼,毋滥毋堕”。即主管科仪典法,为高功的副手。

    都讲:与高功、监斋合称“三法师”。担任者必须“洞辅该通,法度明练,赞唱仪钜,领袖班联”;“玄坛步趋,升座讲说。

    昭符人望,默契人心”。即主管唱赞导引,亦为高功的副手。

    侍经:负责陈列、布置和收藏经卷的道人,为诵经作好定音、调音和仪表的准备工作。

    侍香:负责清洁香炉和香案的道人,在仪式中保持焚香不断。

    侍灯:负责整理和清洁点灯用具的道人,在仪式中保持灯烛辉照不致中断。

    知磬和知钟:负责击磬和击钟的道人。磬钟之声直接规定了诵唱经文和仪式进行的节奏。

    道教醮坛之上,讲究一定规矩,谓之威仪。

    因斋醮人神交接,怠慢不得,故立下清规,目的是“戒其惰慢,检其愆违,察其行藏,观其诚志,若有过失,随事纠举。”

    他们通用的法器有两类:一类为仰启神仙、朝观祖师以及为了驱恶镇邪的器物,如圭简、如意、玉册、玉印、法剑、令旗、令箭、令牌、法尺、镇坛木等;一类为各种打击乐器,如铙、铛、镲、铃、鼓、钟、螺、磬等。

    在醮坛科仪中,有其独特运作,形。式,主要有外在的咒诀罡步,香赞礼表等方法和内在的存想运讳、叩齿集神等修功。

    现择要而述之:

    咒:指通于神灵的用语。古代“咒”通“祝”,一般以“急急如律令”结尾。

    持咒可以请神、驱邪、保命、护身等。

    诀:手指按一定的方法盘结捏掐而成的形状叫做诀,其过程叫做掐诀。掐诀可以通真制邪,役将治事。

    不同的神明有不同的诀法,如灵官诀、斗姆诀等。

    步:指踏罡步斗。相传创自夏禹,故又称“禹步”。“罡”指天罡,“斗”指北斗。

    高功在坛场上,假方丈之地,以为九重天,按照星辰斗宿之方位,用步踏之,即可神驰九霄,启奏上天。

    罡有多种,如三宝罡、二十八宿罡、交泰罡等,各有用法。

    灯:指醮坛上燃点坛.场灯烛的常用仪式元,最初是独立的仪式体,后来被包含在别的仪式中。

    其
作用是上照天庭、下彻地狱、拔度亡灵,故人逝后必“法天象地,燃灯告符”,以期达到“超出良难”。

    礼拜:道教醮坛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仪式元。俗称“叩头”、“作揖”,无论是道人,还是信众,在道观内外,面对神像,都要礼拜,这是人道信教的首要和根本。

    初人道者,必先学礼拜,称之为“过叩头关”。其做法有四,即稽首、作礼、遵作和心礼。

    诵经:道门醮坛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仪式元,指诵念经文。初习仪式必先学诵经。

    诵时有一人独诵,亦有众人合诵;有一经诵一遍,亦有一经诵多遍。其方式亦有多种,主要有心诵、形诵、神诵、心祝、密祝、微祝等。

    通过诵经最终达到上消天灾,保镇君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赖,其福难胜。

    步虚:指醮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相传其旋律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故又名“步虚声”。

    依据步虚音乐填写的字词,称为“步虚词”。步虚声吟唱起来乐章优美,有深刻的艺术内涵。

    存想:一名“存思”,简称“存”。要求闭合双眼或微闭,存想内观某一事物或神真的形貌、活动状态等,以期达到集中思想,去除杂念,进人人神交接境界。

    道门认为,建醮不懂存想,无法沟通人神世界,斋醮即失去意义。

    存想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存想天象(日、月、星辰、云雾等)、景物(气、炎火)、人体(五脏、丹田)及神真(身内神、身外神)等,多为师徒秘密传授。

    叩齿:即上齿与下齿相叩,以集神驱邪。一般分为鸣天鼓(左叩)、击天磬(右叩)、鸣法鼓(当门齿上四千四共八龄相叩)。

    左叩以击幼天门而应神羔,右叩凡制伏驱降用之,鸣法鼓以通真格上帝,凡朝奏用之。

    进表:指道人将表文上奏天庭的仪式,又称“上表”。其程式为启坛、请圣、拜表。

    其用法因神位高低而定,对道门最高神呈进称为“上大表”,一般神则称为“上疏”。

    最后将表文焚化,称为“化表”,以期送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光临坛场,赐福延龄,先灵受度。

    炼度:即用符法度化鬼神,使得超度。

    炼指用真水和真火交炼亡者灵魂;度指修斋行道,拔度幽魂。其功用为“生人服之(符法),可以恢神。而鬼神得之;亦可度化”。

    施食:道门科仪的一项仪式元,也叫“斛食”或“赈济”,俗称“焰口”,即设斋食以超度鬼魂。

    以米饭盛于斛内施食,称为“斛食”,施食时要用“祭炼”之法,即高功存想,以神度鬼,使其早升天界,脱离鬼道。

    散花:醮坛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元。通过想象中的仙圣銮驾,把醮坛幻化为仙圣居处的瑶坛,存想自身为仙圣临坛弘道,故以散花作为颂赞仙圣和幻化醮坛的仪式内容之一。

    道教“散花”,并非实地抛散鲜花,而是诵唱,因此又有多种的散花词。

    解冤释结:所谓冤结,主要指世间种种人际怨怼,引起了阴讼牵连、人鬼连牵飞阴鬼受难、阳世受报等,认为须用科仪和符文,解冤释结,以求阴鬼升仙,阳世平安。

    化坛卷帘:化坛指将坛场幻化为瑶坛仙境、仙圣世界;卷帘如同人间君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高功面陈奏疏。

    这种仪式多以化符、唱赞、存想等完成,经韵中有“倒卷帘”。

    启师谢师:即礼三师。三师指度师、籍师和经师。凡大型道场,皆设有祖师坛。

    开坛之初,高功恭对师坛,启奏三师
,请赐保佑,谓之启师。下坛时,必要礼谢三师,以志不忘师恩,谓之谢师。

    以上各种仪式元,便构成了大大小小的斋醮场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5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