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406章 祥山镇

作者:晓阳高 字数:2126 更新:2022-06-22 08:31:34

从见湖镇到祥山镇,也是几百里的路程。大军行动,以正常的行军速度看,至少要七八天才会抵达。以蛮族军的行军速度,也要两三天才回到答。

在苏杭,前往祥山镇的行军,基本处在敌人视野之中,蛮族军自然不会做强行军这种事情,免得敌人对蛮族军有更全面了解,提升防范。

蛮族军会离开杭城,对杭城这边的人而言,也是一种压力。蛮族军的离开,极大减弱了对杭城的保护。

刘裕等人得知消息,找杨继业到山庄喝茶,提到平倭军行动之后,杭城的安危该何去何从。

“刘翁,只要平倭军一直保持对倭寇的压制,倭寇哪还能分出余力来袭扰杭城?不过,杭城周边各处,也不能大意。防人之心不可无,倭寇万一做出决死之志,平倭军那边未必能够提前侦知。”

刘裕点头,说,“杨咏石,杭城外的粥场还是要运转吧。你是留在杭城,还是随军到宁府?”

“刘老,军队作战,我不会混迹其中。粥场这边,之前承诺过会开到今年新粮产出为止,自当践言如一。”杨继业微笑地说,“如今,粥场这边吸纳的流民不少,要让他们有一口吃物,就得点拨他们去自行谋求获利之道,不然,谁养得起?”

刘裕多少了解杨继业在粥场吸纳了多少人,笑着说,“杨咏石所作,目前苦一些。等苏杭安稳,这些人也该学会如何谋生了。他们未必就会离开杨咏石而去,到时候……”

“刘老,火烧黄鳝,熟一截吃一截,到时候再说吧。”杨继业笑呵呵地说。

“祥山镇处在宁府和余州之间,到绍府几百里。老夫觉得蛮族军这样突进,过于孤军深入。杨咏石,你觉得呢。”刘裕说,也是真关心蛮族军的前途命运。如果蛮族军在苏杭被打垮,整个苏杭还有谁能够与倭寇对阵战而胜之。

“是的。刘老,有一句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杨继业表明蛮族军会有考虑,“倭寇势大,但他们终究分散为小股为患。想要聚集起与蛮族军抗衡并且击败蛮族军的实力,那必须是几大股倭寇聚集。真到那一步,蛮族军这边也是有警惕,收缩回防、据险而守,完全可自保。”

“以目前蛮族军的战力论,只要蛮族军不大意,倭寇确实没办法找到蛮族军的弱点,自然不可能破蛮族军。”刘裕说。“宁府和余州,可有不少暗藏的敌人,千万小心。”

“那个李家、齐家,距离祥山镇有三四百里吧。”杨继业笑着说,他没到过实地,而蛮族军虽有人前往两家所在地去探查,一时半会不能返回。

“远距离偷袭固然是奇计,但存在的危险和不定因素也太多,能不用,最好别用偷袭之策。”刘裕说,“杨咏石,据我所知,那边每一家中,暗藏的兵力都是以万计,平时分散藏着,更多的是留在海岛。可若是真心人手收回山庄,则必被彼等所乘,不得不防啊。”

杨继业站起来,对了刘裕行一礼,说,“刘老,我记下了。”

“老夫也知杨咏石处事谨慎,兵之诡计,行险之危险,世人不取。持重而行,谋全策固然不可得,慎之又慎,乃上册。”刘裕与杨继业和蛮族军,已经存在较深的利益关系,绝不想蛮族军出事。

在余州不远的慈西州,据说有大户李姓一族。最初做海贸往来于倭国。后来发迹,李家一族与倭国之间密切,两三年前甚至更早,苏杭这边就传出李家一族在海岛积蓄人手,但凡往海外而去的客商,没有李家的挂旗,必然会遭遇海盗拦截,船、货、人全没。

苏杭这边出海做生意的人多,自然有船出事,有人赚钱。过两三年,不少人就窥出其中奥妙,可李家的人依旧低调,只有一个小圈子中的人,才明白李家的存在。而李家也从不直接与外人接触,都是通过中间人来操作。

如此操作,虽说李家的人隐藏在背后,但时间长了,苏杭这边的人就起疑心。纵然大家都无从核查背后的势力,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无需说透。

刘裕在杭城外影响力高,自然会听到一些信息,同样也是没有核查准确,但明白这就是真实。如今提醒杨继业,免得蛮族军摸到李家那边,结果被人反咬一口,那损失就大了。

刘裕也是儒家大佬,虽说没有高到文朝流派代表的程度,但在苏杭或华南几省,也是举足轻重的。

退隐回苏杭,在这边经营,生意方面即便不直接处理,身边也有人做这些俗务。不然,刘家又如何能够开大粥场,救济流民。

杨继业的粥场到如今已经发展到建立几个山寨的程度,在杭城周边大量购置农田、山林。上次在见湖镇全歼倭寇,缴获的金银、器物,变现后,蛮族军这边掌握了大量的钱财。

这些钱财流向几个方面,一是以不同的人置办产业,作为这个体系的分支点;二是给近万名游走货郎们提供原始资本,要这些人在三个月内逐渐做到自给自足,不需要集团给他们输血;三是将这些钱用在蛮族军和辅兵的养兵、训练、研发武器等方面。

对于火枪的研究和制作,在鹰巢山那里有一个研发中心,在杨继业出军苏杭之前,就已经拿出第一代火枪。虽说产品的性能、质量,离杨继业的要求距离还远,但如果真拿这些枪械上战场,会给敌人意想不到的暴击。

对于火枪兵的训练,蛮族军中一直在进行,不过,主要是蛮族军里的特种部队。专用于长途奔袭、突破敌人封锁。目前对火枪运用,连王府军那边都不让知情。

每一次训练,特别是实弹训练,都选择在深山老林,确保周边没人的前提下,才进行演练。总体而言,这样的火枪兵真拉到战场,估计也难以适应剧烈的冲杀。

在杨继业的规划中,至少,目前与倭寇对战的剿灭倭寇过程,是不会将火枪这东西公诸于世的。

哪怕,文朝其实也有竹筒枪装配军伍。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6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