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12章 懂太多也不好

作者:隐于深秋86 字数:2641 更新:2022-05-18 18:04:42

恶人自有恶人磨,没人能随心所欲,心想事成。

就在老董以为,柳河只是这次察举人才的起点,没想到却已是辉煌的顶点。随后推选出来的几个家伙,让他恨不得下场物理筛选。

“现在仔细想想,柳河其实还是挺不错的。

有对比,就有伤害。

经历了几个要不结结巴巴说不出话,要不干脆毫无准备的面试者后,老董开始怀念前任了“虽然他迂腐了些,但感觉品行还是不错的,且熟读五经、能写会算。”

“汝记得跟休若打个招呼,若他觉得没什么问题,绣衣使也暗中做完政治审查后。老夫觉得怀县县令一职,柳河还是挺合适的。”

“毕竟,只是县里推荐过来的人才,咱也不能报太高的心理预期。能明白老夫的政令,且兢兢业业地推行下去,就已经很不错了,对吧?

“呵呵

司马懿冷笑两声,没接他的话茬儿。

就在老董已极力降低心理预期后,下一位面试者,却让他差点蹦了起来。

“姓名?”

“刘平。

司马懿这小秘书很称职,当即将刘平资料简单告知一下,且特意交代此人还乃皇室宗亲。也不是太亲那种,有点类似刘备。但从对方穿锦佩玉衣着来看,肯定也不属于做麻履手工、自主创业的范畴。

“对治理河内,你有什么看法见解?”

“没有。

“好有个性。”见对方昂首挺胸、自信十足的模样,老董还以为捡到了宝,又问:“那你可有什么特长?”

“特长?”刘平疑惑片刻,随即恍然大悟,十分自得地道:“太尉好眼力,我那里的确特长!”

老董目光一跳,忍不住双腿一蜷,托腮摇头道:“老夫不信。”

“这有啥不信的?”刘平当即不服,道:“太尉可去花满楼打听,怡香院的香儿也能作证,还有春来坊的兰儿.

“但说起河内章台姑娘最好的,还得是美仙阁。”

“姑娘们不但各有千秋,最主要热情主动还乖巧听话,完事儿后也不催你,让人感觉宾至如归。”

老董不由双眼一亮,当即兴致盎然地同刘平,探讨起汉代章台行业的现状,深入交流了目前的服务内容,专业而严谨地讨论其改进的地方,以及畅想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历一番认真而客观的分析,他表示汉代的章台行业,虽然比起春秋时代的萌芽,已有了大跨越的发展,但仍有长足的升级成长空间。

未来的章台行业,应该找准各自的差异化赛道,通过对服务内容的不断创新优化,才能进行高价值的转化。

只有通过特有且精细的精神和心理服务,找到各自擅长的垂直领域,才能实现行业共建和载体打通。

同时想让这项古老的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还应积极探索与其他行业的联动,比如通过传媒力量的赋能,才能找到红海行业的精细化引爆点。

刘平当即对老董惊为天人,高度赞扬了太尉人老心不老,年逾五十仍奋战在第一前线的可贵精神。

同时谦虚的表示,自己尽管已很努力地追赶,但因为缺乏学习、观念陈旧,产生了不应有的惰性思想,没有为汉代章台业的发展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听了老董提到的‘歌舞表演’、‘打茶围’、‘诗词吟对’、

‘花魁盛典’等探索性项

目后,更觉得自己应进一步提高认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日后一定会紧密地团结在太尉的周围,为汉代的章台行业发挥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展望这个行业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积极投身其中大干特干!

“太尉不必多说,某为河内太守后,定会按照的太尉指示,将河内章台业打造成大汉的标杆!”

“呵呵呵...”谁知刚才还眉飞色舞的老董,此时却摇了摇头,为难地道:“河内太守一职啊,恐怕不太行。”

“怀县县令也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嘛,某先从怀县做起。”

“这恐怕也不行。”

看着这位别具特长的小天才,老董微微一摆手,便有侍卫将其拖走:“非但你当不了官,推荐你来的那些家伙,老夫也会派人好生查查!’

刘平这才意识到什么,面色一下惨白:“太,太尉不可如此啊,适才我等还聊得那般投机,汝岂能说变脸就变脸?”

老董却没再搭理他,看了眼身旁的史阿后,起身向后堂走去。

史阿躬身施礼,自然明白要做什么。

司马懿则匆匆起身,忍不住问道:“爸爸,不继续面试了?”

“面个屁!

老董烦躁地甩了下袖子,道:“还看不出来么,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察举制已然成官官相护的途径!’

很显然,这次各县推举来的属官,除了柳河还凑合,其余都是些酒囊饭袋。

对于河内这些官员豪强来说,自己此番打跑袁绍、王匡后,多出来的权力真空,便成了他们的狂欢。

“懿儿,汝可知老夫为何执意让将尔收为义子么?”到了后堂,老董忽然又感伤起来,深情地看向司马懿。

司马懿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然后才摇头:“孩儿不知。

老董神色就有些失落,道:“世宗孝武皇帝(汉武帝)为太子时,卫绾为太子太傅,他曾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子要想有所作为,关键在于得人

“太子又问,北方匈奴气焰嚣张,如何是好。卫绾答,得人。”

“太子再问,晁错七国之乱后,国家仍有内忧,又当如何。卫绾再答,得人。”

“太子复问,民生凋敝,怎求殷实富裕。卫绾还答,得人。于是,太子不复问。”说完,再度抬头看向司马懿,道:“这下,你明白了么?”

司马懿懂了,但好像又没完全懂:“所以,这就是爸爸强人锁男的原因?

为了民生富

裕,国家兴盛,便要广纳人才。”

“纳了人才后,又怕他们不用心办事儿,就给个义子的名头。好让他们上你的贼船,就再也下不来?’

“喊.”老董想摇头否认,但最终还是点点头,郁闷道:“懿儿,有时候不用懂这么多的.

“不过,重点不在这里!”

“重点是,老夫知道此番回洛阳后,除了要将农业和税赋改革推行下去,做好样板外,还该干什么了!”

说到正事,司马懿也认真起来,点头道:“骏马失群,无以奋进,神龙无雨,亦难飞升。爸爸思群贤,如涸泽之望雨露,婴儿之望父母。”

“此番见征辟察举制,已不能满足用人所需。”

“回洛阳后,便要改革召贤制度,唯才是举,得而用之。如此以人为本,配以新政革旧,方能兴复汉室!”

“不错!”老董当即点头,一拍大腿道:“无论什么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世上从不缺千里马,缺的是能发掘它们的伯乐。’

“百年大计,树人为先。’

“此事功在千秋、利在当代,老夫一定全力使得这项工作尽善尽美。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务必不留遗憾地完成!”

司马懿听得心潮澎湃不已,忍不住又道:“那爸爸回洛阳后,打算先如何入手?”“先把大汉的章台行业,弄得兴盛起来!”

“嗯?

司马懿一愣。

“嗯!

面对干儿子的质疑,老董却又坚定点头:“别怀疑,这两件事是有深切联系

的。’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3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